字:
关灯 护眼
沧桑文学 > 穿越到民国成为何大清 > 第99章 危机降临与战略转移

第99章 危机降临与战略转移

    1942年的广州,街头弥漫着压抑与惶恐的气息。自1938年10月广州沦陷,已过去四年,城市在日军铁蹄下艰难喘息。街边商铺大多破败,日军的巡逻队频繁穿梭,刺耳的军靴声敲在百姓心头,震得人满心惊惶。

    何大清站在佳兴贸易公司的办公室窗前,眉头紧蹙,望着窗外萧条景象,心中满是忧虑。自广州沦陷,他能在这四年间维系生意,实则历经波折。刚沦陷时,日军虽对城市实行管制,但初期忙于巩固占领,对商业活动未全面卡死。何大清凭借现代商业知识与果敢决策,迅速调整经营策略,表面迎合日军部分经济管控要求,暗中却巧妙周旋。

    彼时,日军推行“以战养战”策略,急需各类物资。何大清瞅准时机,将公司业务重心转向日军需求较大的生活物资,如粮食、布匹等,通过复杂的贸易渠道,从相对安全的区域采购,再高价售予日军相关机构。这一做法虽看似与侵略者合作,实则是在绝境中求生存。何大清深知,只有先稳住公司,才能为日后长远打算。同时,他利用与日军交易的机会,巧妙收集情报,暗中传递给抗日力量。

    在公司内部,何大清也加强管理。他安抚员工,给予稳定薪酬,让大家在乱世中得以安心工作。佳兴行动队更是发挥关键作用,不仅保障公司货物运输安全,还协助何大清与各方势力周旋。队员们凭借出色身手与无畏勇气,多次化解危机,让公司在动荡时局中艰难前行。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日军对广州经济控制愈发严苛,市场逐渐萎缩,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更糟糕的是,何大清暗中支援抗日力量的行为,被日军察觉。近期,日军频繁派人到公司“检查”,对货物运输路线严密监控,明显已将佳兴公司视为眼中钉。

    何大清清楚,继续留在广州,公司必将面临灭顶之灾。他召集公司核心成员,在密室中召开紧急会议。王泽、唐舟等佳兴行动队骨干以及各部门主管齐聚一堂,气氛凝重。

    “大家都清楚现在的形势,日军已盯上我们,继续留在广州,只有死路一条。”何大清神色严峻,目光扫过众人,“我们必须转移。”

    布匹业务主管面露难色:“何总,转移谈何容易?我们的设备、货物,还有这么多员工,怎么安置?而且,转移到哪里去呢?”

    何大清沉思片刻,缓缓说道:“设备和货物,能带走的尽量带走,带不走的,就地销毁,绝不能留给日军。员工方面,愿意跟随的,我们妥善安排;不愿走的,给予足够补偿。至于转移地点,我考虑过了,去重庆。那里是大后方,相对安全,且商业环境正在逐步恢复,我们有机会重新发展。”

    王泽点头赞同:“何总,我觉得可行。重庆虽然路途遥远,但眼下确实是最佳选择。只是转移过程中,日军肯定会严密监视,我们要做好周全准备。”

    众人就此展开讨论,制定详细转移计划。首先,安排可靠员工伪装成普通商人,前往重庆探路,寻找合适的落脚点与仓库。同时,佳兴行动队负责护送重要物资与设备先行出发,避开日军耳目。对于员工,何大清亲自出面,召开全员大会,坦诚相告公司困境与转移计划。

    “各位兄弟姐妹,佳兴公司走到今天,离不开大家的努力。如今,日军逼得我们走投无路,但我绝不放弃。若大家愿意跟随我去重庆,佳兴定会给大家一个安稳未来;若有顾虑,想留在广州,公司也会给予丰厚补偿。”何大清言辞恳切,目光坚定。

    员工们听闻,一阵沉默。片刻后,有人站出来:“何总,我们跟您走!这几年要不是您,我们早就流落街头了。佳兴就是我们的家,家在哪,我们就在哪。”众人纷纷响应,愿意追随何大清转移。

    转移行动悄然展开。夜里,月色昏暗,佳兴公司的仓库大门缓缓打开,满载货物与设备的车辆鱼贯而出,朝着城外驶去。佳兴行动队队员们身着便衣,手持武器,警惕地护卫在车队周围。一路上,他们小心翼翼,避开日军巡逻路线。然而,行至城郊,还是遭遇了日军的临时检查点。

    带队的日军军官满脸横肉,眼神凶狠,示意车队停下。王泽心中一紧,却镇定自若地走上前,递上事先准备好的假通行证与贿赂的财物。日军军官接过财物,仔细翻看通行证,眼神中满是怀疑。

    “你们这么多货物,要运到哪里去?”日军军官用生硬的中文问道。

    “太君,我们是去周边县城做生意,这些都是生活物资,给当地百姓用的。”王泽满脸堆笑,语气恭敬。

    日军军官围着车辆转了一圈,突然抽出军刀,用力砍向一个货物包裹。包裹破裂,里面的棉花倾泻而出。原来,为掩人耳目,部分重要物资被伪装成普通货物。王泽心中一惊,却强装镇定。

    “太君,您这是……”王泽佯装不解。

    日军军官冷哼一声:“哼,我看你们形迹可疑,今天必须仔细检查。”说着,就要下令士兵全面搜查。

    千钧一发之际,远处突然传来一阵枪声。日军军官脸色大变,以为遭遇袭击,急忙召集士兵,朝着枪声方向赶去。王泽松了口气,知道这是预先安排的分散日军注意力的行动。他迅速指挥车队,趁着混乱,加速离开检查点。

    历经艰难险阻,第一批物资与人员终于安全抵达重庆。何大清随后也带着家人与剩余员工赶到。在重庆,他们租下新的仓库与办公场地,重新招募员工,逐步恢复业务。

    何大清站在新公司的窗前,望着重庆热闹的街市,心中满是感慨。虽离开了熟悉的广州,但他坚信,只要人在,只要信念不灭,佳兴公司定能在这片新土地上重新崛起,继续为抗战贡献力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