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沧桑文学 > 买活 > 498 南津关三漩不好认

498 南津关三漩不好认

    凡是走过船的人,对于纤夫是不可能陌生的,这一行在有水系的地方一向是人多势众,是一股不可小视的江湖势力——纤夫和农户一样,也不是说做就能做的,拉纤时如果不能顺着水流、风向使力,不能和队伍协调,就算力大无穷也往往只能添乱。

    一般来说,一队纤夫都需要一个有威望、力气大,脑子灵活的头领,做出人员上的分派,还要有数名身手敏捷、身材相对轻盈灵活的机动人员,随时整理绳索,如果绳索在江水中打结,他们还要负责下水解开绳子。等到绳索捋顺了,他们再拿起边上的绳子,通过口号进行力度调配,还有方向上的调整,不能不说,拉纤实在是一门技术活呢!

    不过,大多数时候,河岸两边的纤夫,多还是在平地里成群拉拽,譬如客船,客船是较轻盈的,五六人就可以拉得动,甚至在很多时候可以直接靠浆板击水前行——拉纤在很多时候,只是水文条件复杂,浆板击水无法前行,只能在原地打转甚至会被冲走时的一个补充,完全靠拉纤通行走完全程,这是不可能的,估计也就只有皇家船队前行时,会有这样的手笔了。

    一般的客船,五六人便可拉动,在大多时候都可以靠划桨前行,只有少数险滩需要拉纤,一般也都有本地的纤夫在附近,若是货船,那就不一样了,有些沉重的货船,需要数十人,甚至上百人才能拉动,船沉,吃水也深,客船能过的地方他们未必能过,需要纤夫的场合也多,因此,货船往往是成群结队的行走,一个船队要养着数十纤夫。

    如此到了险滩,这些自养的纤夫,和本地的纤夫一起,轮流拉拽货船过滩,所以这时候客船、货船是分开的,因为货船行走速度要慢得多,客船几日就过去的险滩,货船要等纤夫轮流拉完纤才能开拔。如此循环往复,若是光靠本地的纤夫,人手是绝对不够的,力气不足,满船的货物就得抓瞎搁浅,便是有纤夫,倘若在河水浅的时候,货船触底了,那也没有办法,有时候得等到河水重新涨起来,才能重新动身。

    生活在靠水地方,又自己坐过船的人,只要稍微有些见识,对于纤夫的种种肯定是相当熟悉的,但即便如此,他们最常见到的也就是在平地成群拉拽船只的纤夫,如此刻一般,两两,遍布在两岸绝壁之上的景象,当真也是前所未见!

    一时不免都发出惊呼之声,老艾指点着对他们说道,“从南津关出来往上,一路险滩,有些地方靠桨一点用也没用,江中漩涡多、暗涌多,若是陷入漩涡,只能不断打转,等着翻船。而且船底礁石林立,比刀子还要锋利,翻船之后,想要生还那当真是做梦!

    因此,大多数时候,我们蜀地用的都是特制的平底船,宁可行船多费力气,多颠簸,也不敢把船的吃水造得太深,就怕触礁翻船。而且,船队中必定要有让人放心的老舟子引路,各船都看他的旗号行事。便是如此,有些地方还是不能不用纤夫,不用纤夫那根本就是过不去的!”

    但是,两边的条件摆在这里,不是每一处水文复杂的江段,两边都是可走人的平潭,峡自古以来是天下第一险峡,与之有关的诗词俗语很多,什么“群山万壑赴荆门”,什么“青滩叶滩不算滩,崆岭才是鬼门关”、“水淹和尚口,神仙不敢走”,全都是本地船夫挂在嘴边的闲谈,险滩两岸是壁立高山,实在是太常见,靠桨划不过去,无平地可以拉纤,该怎么办?难道所有蜀商都只能开船放流而下,到下游卖掉,然后再走蜀道回川?

    答案是强行拉纤!在山壁之上,开辟狭窄的纤道——最宽敞处也不过只有一人行走,若是险要狭窄的地方,那就只有了前辈纤夫留下的脚印为凭!不错,拉纤行船,在蜀地已有数千年的历史,纤夫中甚至还有相关的神话传说,认为石壁上的脚印是仙人足迹,给这帮纤夫指引生路,不论如何,峡拉纤,有一定的规矩,绝不是随便乱拉,所有的行动轨迹都是事先确定好的——何以为凭?便是以这山石之中,被多年来无数纤夫,生生磨出的脚印、绳迹!

    “这一段山路,便是如此,非常险恶,无有平地,但下方却又是乱石成滩,水流激荡回环,划桨根本无法渡过,一年中能走船的时间也是有限。诸位请看那边的那块仙人石,故老相传,仙人的手肘若是露出来,那就走不了船了——说明此时水已很浅,底下的礁石随时可能触底,把人困在江里,救都救不回来。”

    “能走船的时候,主要也是靠拉纤。”

    小郝也是说道,“诸位若是带了千里眼,可以看看山间那块石头,是不是已经被磨出了一道道的杠子?那是纤迹!想要在此拉纤,纤绳必须以这块石头为支点,才能和纤道、纤夫的脚印配合。千百年来,那杠子已经磨出一个手掌深了!”

    逆水行舟,船行缓慢,船划了半日,距离也不过是拉近了一点,不过,从望远镜中的确可以看到,水边窄小的乱石滩上,的确有人在不断行走,把绳索和靠近险滩的客船接驳起来,这些人隐约可见是穿着衣物的,从水里上来,急忙放下裤腿,穿上鞋袜。

    很快,远处便穿来悠扬的号子,只见那石壁上的纤夫,排成一列,沿着纤道,用纤石作为支点,把深深陷入石头中的纤绳往前拉去,又有一二最胆大的纤夫,根本就是整个人攀爬在岩石之上,他已经没有手来拉绳子了,而是把绳子绑在胸前,双手双脚都陷在前人留下的手印、脚印之中,喊着号子往前攀爬,用全身的力量,带动纤绳前行!

    “号子是必要的,而且这种纤队,兄弟必须齐心,倘若只有他一人用力,身后众人偷懒,这石上的纤夫根本带不动,反而会受力跌落,别看他站的地方只有两人高,但下方全是石头,倘若跌下去,当场不摔死,骨头坏了,不能出工也活不了。”

    老艾叹道,“在别处拉纤,命是一点点熬没的,在峡拉纤,你若是不小心,一眨眼就没了性命,这是赌命的钱!”

    这话在此处说来,真是一点都没有错处,众人都说不出话来,只见前方的客船,被这样拉拽着逐渐过了险滩,绕了个弯,消失在众人的视野之中,而下方乱石滩上的纤夫也并不动弹,只是不时抖动绳索,感觉到前方的客船把纤绳解开,便把绳索拉回,仔细检查,“纤绳断裂,也是常有的事,在别处也会让人受伤——”

    断裂的纤绳,往上抽飞的那一下,力气是很大的,若是被抽着了,吐血的都有,这后果不能说是不严重,但在这个滩口,拉纤时纤绳若断裂,带走的可能就是一条人命了!

    因此,峡的纤夫对于纤绳是很看重的,“我们的纤绳都是用竹子做的,比较坚韧,而且随时都有替换的,一个好纤夫,真不敢轻易折损,若是折了几个,没人敢爬在石头上拉纤,有时候就硬是拉不动!”

    “从前我们叙州没起事的时候,达官贵人的船只,兄弟们,你们猜猜是怎么办事的?他们船太沉,河岸上纤夫站不下了,纤绳拉不动,前头的兄弟跌下去了,就抽着鞭子,强令后头的兄弟递补上去!拉一艘船,有时能死好几个纤夫,只要人没有死完,还有人能拉纤,他们也根本就不在乎!”

    说到这里,老艾的语气也有些悲愤起来了,“纤夫如此重要,可拿的钱有多少?裹腹都不够!如此当然是或逃或死,峡沿岸的州县,最怕听到抓壮丁这个字,抓来的壮丁,许多都来充做纤夫,死不瞑目!”

    所谓欺男霸女、鱼肉百姓,有时真不是这八个字这么简单,买地的吏目们,有不少都是经历过诉苦大会的,对于官商沆瀣一气,想着法子压榨底下人的做法,根本就见怪不怪,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蜀地这里的确也是山高皇帝远,南面纤夫虽也苦,但至少不至于这样拿命往里填,若是死的人多了,帮会也会报复。

    尤其是商行,仓库被捣毁抢掠的为数不少,正所谓法不责众,遇到这种事,县衙也是和稀泥而已,生怕激起民变,是以官府、纤夫、商户/权贵之间,还能形成微妙的平衡。但蜀地这里,权贵对纤夫的压榨要更严酷得多,吴老八和老艾不免也议论了一番两地政治的不同,道,“到底是割据之地,衙门说话没那么管用,只有大户不畏惧衙门,方才会如此赤裸地欺压纤夫。”

    “正是如此,还有一点,本地各州县之间交通不便,堂口的兄弟们很难呼应串联,商户又都豢养水手,这些水手到底也都是身强力壮的,又多有刀枪棍棒,若是打斗起来,纤夫不是他们的对手。”

    小郝忽然有些自豪地说道,“不过,那也是从前了,如今我们叙州帮统帅峡纤夫,便是万州、锦官城的大商户,也不敢不给我们面子,如今这些纤夫兄弟们,都有我们发给的棉服、皮袄、油布,兄长们请看——”

    说了这半日,船行也逐渐靠近滩口,可以远远望见石滩上一个棚子,棚子里是垒的石灶,正发出袅袅蒸汽,显然烧了热水,小郝扬手和走过来的纤夫头领大声打了个招呼,接过对方抛来的纤绳,大家也忙帮手给船身系上,小郝一边干活一边说道,“每日里还有红糖姜汤是不限量的,拉完一趟船,下来盆子里歇会儿,喝几碗姜汤,身上暖和有劲,中午米饭也能放量吃饱,冬日里,一个月能保证有一千五百文的收入。如今这帮纤夫兄弟们,在我们叙州帮也算是过上想都不敢想的好日子了!”

    此时距离逐渐接近,众人不用望远镜,也能看到滩口的纤夫们,果然和此前所见的不同,不再那样衣衫褴褛,虽然还比不上南方买地的纤夫们,但个个面上也有些红光,脸上更是带了笑容,都穿着厚袄子、油布罩衫,见到老艾、小郝两人,更是亲热,都用土话争相叫嚷起来,显然是在向他们二人问好。这精气神,看着便叫人欢喜,也更相信叙州帮的陈述。

    “好!好!”

    有了前头在巴陵所见的对比,这副景象的确让考察团的大家宽慰,便连王小芸脸上都露出笑容,金娥更是点头不迭,赞道,“这样很好,你们真是有心了!也很有能力!”

    按说,还没到叙州当地,考察团不该多夸赞什么,不过,在吴老八看来,能把势力范围延伸到夷陵这里,而且还能照看到纤夫们,便是借了买活军的势头,也说明他们确实是做得不错,办事能力是能见得到的——此地距离叙州还有许久路程,如果没有足够的底气,给纤夫们钱粮那等于是给当地的豪强送钱。既然敢给,那就说明本地的豪强要么已经被叙州杀了,要么便是被整顿得卑服,再不敢搞什么小动作。

    看来,叙州义军里,有能人啊!

    考察团的表态,自然也让义军一行人欣喜,他们面上也露出笑来,用土话和岸上的纤夫们交谈,对客人们指指点点,好在川蜀土话不像是南面方言一样难懂,大家略微都可捕捉一些,“这可是贵客——今日多卖力些,你们知道他们从哪里来吗?”

    “他们从南方,从买活军那里来,是六姐身边的近人!”

    这样的话,当然是有些夸张的了,不过却令人听了受用,许多人的嘴角都禁不住上扬了起来,刚要谦逊几句,却又在纤夫们的反应中陷入了沉默——纤夫们先还有些不可置信,又再问了一遍,得知的确是买活军的官吏团来此,一个个全都喧哗了起来,打从石滩上的几个算起,便连纤道上的兄弟们,都在狭窄不能容人的小径上,挣扎着跪了下来,对一船人大礼参拜。

    “救苦救难六姐圣母菩萨!”

    “菩萨慈悲!救我们苦难!给我们撑腰!”

    “求菩萨快把叙州取了,令我们再不担惊受怕,不再受过往官吏盘剥!”

    他们是这样的虔诚,这样的热忱,他们所受的苦难,又何须再多言语,全在这急切和不安中展露无遗。叙州义军虽好,但在纤夫们的认知中,唯有买地的天兵天将,把川蜀早日占领,才能让他们完全从过往的恐惧中解脱,把如今的好日子长长久久地过下去,甚至越过越好!

    买地的官吏们,面对这样的热情,如何能不感到震动?他们中有许多人,或许都不由得再度审视自己此前的保留,吴老八心中也是一股英雄气难平,几乎立刻就要放下一切,为巴蜀的解放奔走尽力——不过,他到底也是个老江湖了,于热血之外,也有清晰的认知浮现——

    相隔千山万水,从未真正接触过买地的纤夫们,如何会有这样的认识?

    还不是叙州帮教的,叙州帮能处处把买地放在前头,自己放在后头,宣教工作做得这样到位……

    叙州帮里,有能人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