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沧桑文学 > 大明:爹,论治国,你真不行 > 第350章  茹太素请假回乡侍奉双亲,引发朝廷官员大调动

第350章  茹太素请假回乡侍奉双亲,引发朝廷官员大调动

    朱棡话落,殿内气氛骤然微妙起来。

    那茹太素本欲启口询问,朱棡秋审与朝审之详情。

    岂料朱元璋一番言语,如疾风骤雨般将其怼了回去。

    “茹太素啊茹太素,咱可记得真真儿的。

    你每次上奏章,那都是动则七八千字,语意艰涩无比。

    洪武八年,你那万言疏陈说时务弊病。

    咱命中书郎王敏念与咱听,这都读到一万六千五百字了。

    还没听出个所以然来,真真儿是气得咱打了你板子。

    如今,你莫不是又要呈上,那又臭又长的奏章?”

    茹太素赶忙摇头,急切言道:“陛下,臣对晋王殿下的斩监候政策,绝无半点异议。

    只是臣念及双亲年迈,欲请假回乡侍奉。

    可又深知朝廷正值用人之际,心中纠结万分,实不知该如何开口啊。

    臣现为刑部主事,此前曾为监察御史、四川按察使、刑部侍郎,臣深知每一个职位皆肩负重任。

    臣乃山西晋城泽州人氏,承蒙陛下厚爱。

    得以在朝中为官,一直以来兢兢业业,不敢有丝毫懈怠。”

    朱元璋眉头紧锁,目光如炬,缓缓说道:“你洪武三年乡试中举,被委以监察御史之职。

    洪武六年,咱擢升你为四川按察使,那时你以处事公允而著称。

    洪武七年五月,你成为刑部侍郎,所提诸多建议朕亦准奏施行。

    那时咱看你,确为能臣干吏。

    可自洪武八年起,你便似换了个人般,竟有些尸位素餐起来。

    如今科举在即,你却要请假回乡,莫不是心中还在怨恨咱吧?”

    未等茹太素搭话,朱棡抢先一步说道:“父皇,儿臣以为,茹太素实乃富有责任心、原则性强且正直之忠臣,只是因性格与行事方式致仕途坎坷。

    如今朝廷用人之际,以茹太素之才,完全可担任浙江参政一职。”

    就在此时,吏部左侍郎陈铭悄然问身旁同僚:“常听闻咱们大明的浙江参政颇为重要,到底重要在何处呢?”

    在他身边的吏部官员林弼,在明初曾以儒士身份修礼乐书,不久前刚被授予吏部主事一职。

    林弼虽不知陈铭深意,但上官垂询,岂敢不答。

    “大人,这浙江参政在行政层级上实乃至关重要,乃是省级行政机构之关键人物,起着承上启下之关键作用。”

    陈铭微微扬起眉毛,追问道:“这承上启下,详细说来听听。”

    林弼谨慎地斟酌言辞,说道:“向上,浙江参政对接省级高层。

    接受领导指示,全力处理全省政务。

    向下,管理监督基层单位,务必确保朝廷政策法令,如春风般顺畅地在地方落地执行。”

    因上奏减少宛平驿马之事被宰相胡惟庸忌恨的刘崧,如今虽担任礼部侍郎之职,却也被这场讨论吸引,加入其中。

    “两位大人,那这浙江参政在职责权力方面,又主要负责哪些事务呢?”

    刘崧虽官职高于林弼,但语气平和,尽显文人谦逊之态。

    林弼见刘崧发问,更是不敢怠慢,小心翼翼地回答道:“浙江参政主要协助布政使处理民政事务,人口管理、土地清查、税赋徭役皆在其职责范围。

    灾年之时,需组织救灾,粮食调配、灾民安置都得费心费力。

    且在决策中能提建议,还负责监督地方官员行为,对贪污腐败、渎职失职等行为绝不姑息。”

    这时,茹太素也开口道:“陛下,臣虽对浙江参政一职了解不深,但听几位大人所言,此职责任重大。

    臣以为,浙江参政不仅需有治理之才,更要有爱民之心。

    唯有如此,方能不负陛下重托,保浙江百姓安居乐业。”

    陈铭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继续追问:“如此说来,这浙江参政在大明官员体系中的地位又如何呢?”

    林弼微微挺直脊背,郑重地说道:“浙江参政乃是楷模引领者,言行举止、治理能力皆要为众人做出示范引领。

    需以身作则,严守朝廷规矩。    以自身之良好品质影响地方官员,从而推动地方治理水平不断提升。”

    刘崧看到朱元璋一直未开口,心中虽有一丝忐忑,却还是壮着胆子继续问道:“那这浙江参政一职,对官员个人发展又有何益处呢?”

    林弼稍作思索,缓缓开口道:“此职对官员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历练和晋升机会。

    若表现出色,便能晋升更高职位。

    甚至有机会进入朝廷,参与国家管理决策。

    总之,浙江参政对浙江乃至整个大明,都意义重大。

    既能推动地方发展,又会影响陛下的统治根基。”

    三人讨论之际,朱元璋一直沉默不语,只是用深邃的目光观察着他们。

    待他们讨论告一段落,朱元璋将目光投向朱棡。

    朱棡连忙表态道:“父皇,此事绝非儿臣事先安排。”

    朱元璋微微眯起眼睛,意味深长地说道:“如果朕没有记错的话,茹太素是山西晋城泽州人。

    民间有俗语云,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

    既然晋王说这里边没有你的安排,那朕可就要调整他们三个人的官职了。

    陈铭、刘崧、林弼,听旨!”

    三人心中一紧,不知是福是祸,连忙跪地准备接旨。

    朱元璋的声音沉稳而有力,“朕承天命,统御四海,念及臣工之忠勤。

    今吏部左侍郎陈铭,才德兼备,忠正勤能。

    于朝务之事,屡献良策,功绩卓著。

    其心可鉴,其能可嘉。

    特擢升陈铭为兵部尚书,望其今后能恪尽职守。

    佐朕安邦定国,保我江山社稷之永固。钦此!”

    陈铭闻言,心中大喜,连忙叩首谢恩。

    “感谢陛下隆恩,臣定当恪尽职守。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朱元璋又将目光投向刘崧,说道:“朕膺天命,抚有万民。

    察礼部侍郎刘崧,勤勉为公,品行端方。

    然为朝廷之权衡,今调任刘崧为国子监司业。

    望其以博学广识,育人才,弘礼教。

    使国子监风清气正,学子皆有所成。

    当念朕之厚望,尽职奉公,勿负圣恩。钦此!”

    刘崧叩首谢恩,心中虽有一丝失落,但也明白君命难违。

    看到刘崧谢恩后,朱元璋转头看向林弼。

    林弼心中紧张不已,不知等待自己的命运将会如何。

    “朕统御天下,明察臣属。

    今吏部主事林弼,才具出众。

    德操兼优,行事果决而周详。

    特擢升林弼为晋王府相,望其辅弼晋王。

    匡正得失,秉持忠义。

    以保晋王府诸事顺遂,安宁祥和。

    恪尽厥职,勿负朕恩。钦此!”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