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码下载APP

无广告读最新章节

手机扫码下载APP

无广告读最新章节

登陆 注册
字:
关灯 护眼
沧桑文学 > 大明:爹,论治国,你真不行 > 第652章  大朝会开始,督察院小官苏谨言要仗义执言(下)

第652章  大朝会开始,督察院小官苏谨言要仗义执言(下)

    奉天殿内,气氛紧张得如同即将断裂的弓弦。

    殿内的空气仿佛凝结成冰,沉重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所有人皆敛声屏气,目光交汇间满是对局势变幻的忐忑,静静等待着下一步的发展。

    朱棡立于殿中,他那阴鸷深沉的眼神。

    宛如深不见底的幽潭,令人望而生畏。

    微微眯起的双眸中,透着一股难以捉摸的寒意。

    此刻朱棡的内心恰似翻涌的江海,思绪如乱麻般缠绕。

    “哼,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倒是颇有意思。”

    朱棡心中暗自思忖,神色未动。

    “若真如这苏谨言所言,背后有强大势力操控,那无疑是个可资利用的良机。

    说不定能借此打压异己,扩充晋王府势力。”

    想到此处,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在朱棡的心底悄然涌动。

    他的手指不自觉轻轻敲击着大腿,脑海中已经开始浮现出自己势力壮大后在朝堂上的威严模样。

    然而这种兴奋的情绪,并未持续太久。

    多年在朝堂摸爬滚打,朱棡深知其中的复杂与险恶。

    任何看似有利的机会,背后都可能隐藏着巨大的危机。

    于是谨慎的本能,逐渐占据了上风。

    “但苏谨言所言是真是假,背后是否暗藏针对自己的阴谋?”

    朱棡皱着眉头,心中思索着。

    “在这风云变幻的朝堂之上,一步错便可能万劫不复。

    还需细细谋画,绝不能让到手的优势白白溜走。”

    他紧咬后槽牙,眼神中闪过一丝狡黠光芒。

    那光芒如同暗夜中的磷火,转瞬即逝。

    只见朱棡嘴角微微上扬,勾勒出一抹若有若无的弧度。

    旋即又恢复冷峻,宛如一尊冰冷的雕像。

    在野心的驱使下,朱棡对提升自身地位的渴望如熊熊烈火般燃烧。

    然而与此同时对未知情况的警惕,又似一道坚固枷锁,束缚着他的行动。

    令朱棡不敢轻易决断,只能在这复杂的局势中,小心翼翼探寻着出路。

    视线转移到御座之上,朱元璋高坐于此,周身散发着帝王的威严之气。

    那御座由精雕紫檀木制成,镶嵌着宝石明珠。

    在烛火晨光映照下,闪耀着奢华庄重的光芒。

    他身着明黄华丽龙袍,耀眼夺目。

    龙袍上九条金龙栩栩如生,张牙舞爪似欲破壁。

    金龙皆用金线绣成,针法细腻。

    鳞片栩栩如生,尽显皇家威严。

    袖口与袍边绣着海水江崖纹,波涛汹涌,寓意江山稳固。

    端坐在御座的朱元璋,身姿挺拔,不怒自威。

    他的面庞线条坚毅,双眸深邃而锐利。

    犹如鹰隼般扫视着殿下群臣,仿佛能洞悉众人心中所思所想。

    那高挺的鼻梁下,嘴唇紧闭,透露出一股果敢与决绝。

    只见朱元璋眉头微挑,沉声喝道:“苏爱卿,你继续讲!

    若有虚言,定不轻饶!

    咱这大明江山,容不得奸佞小人作祟!”

    朱元璋一生披荆斩棘,开创大明基业。

    作为久居皇位、深谙朝堂之道的帝王,朱元璋太清楚这朝堂之上的人心叵测。

    每一句话、每一个举动背后,或许都暗藏玄机。

    苏谨言的一番话语,如巨石投入平静湖面,在朱元璋心中激起层层涟漪。

    他内心深处,着实希望能借此契机,肃清朝廷中的奸佞之徒。

    朱元璋深知奸佞不除,朝堂难安,社稷根基亦会遭受动摇。

    于他而言,这或许是一次整顿朝纲、重振皇威的绝佳时机。

    然而帝王的谨慎与多疑,又如同警钟在朱元璋耳边长鸣。

    他不得不思量,苏谨言此举是否别有用心。

    背后是否有人指使,妄图利用自己之手,达成不可告人的目的。

    这朝堂之上,各方势力盘根错节。

    稍有不慎,便可能陷入他人精心编织的圈套,引发朝局动荡。

    此刻的朱元璋,面上不动声色,依旧散发着那股与生俱来的威严。

    然而在心底,他已开启细密的权衡与谋划。

    此时朱元璋的眼神看似平静,实则在群臣脸上一一扫过。

    他试图从众人的表情中,捕捉到蛛丝马迹。

    以判断苏谨言话语的真伪,以及这背后隐藏的复杂局势。

    朱元璋深知在这权力的漩涡中心,每一个决策都关乎江山社稷的兴衰,容不得半点马虎。

    苏谨言微微颤抖着说道:“陛下,林家固然有不法行径,但背后尚有更强大的势力操纵。

    据微臣调查,毛骧大人早已被盯上,其家人亦受监视。

    他暗中收集证据,不仅是为了匡扶正义,而且更是为了护佑家人周全。

    微臣所言句句属实,愿以性命担保!

    若有半句虚言,甘愿受千刀万剐之刑!”

    此话一出,朝堂瞬间炸开了锅。

    群臣交头接耳,窃窃私语,议论纷纷。

    一些与林家或背后势力有牵连的官员,脸色瞬间变得煞白,眼神中透露出恐惧与不安。

    而另一部分官员则满脸好奇,等着看这场戏如何发展。

    就在这时,现任户部左侍郎周怀瑾突然站了出来,大声呵斥苏谨言。

    “休要血口喷人!

    苏谨言,你可有真凭实据?

    如此污蔑朝中大臣和民间势力,到底是何居心?”

    苏谨言直视周怀瑾,随即义正言辞地说道:“周大人,我既敢在朝堂之上揭露此事,自然是有确凿证据。

    林家在商业活动中的种种不法行为,以及背后势力的暗中操纵,皆有迹可循。

    毛骧大人收集的证据,便是最好的证明。”

    周怀瑾脸色阴沉,冷笑道:“哼,空口无凭!

    仅凭你一面之词,就想污蔑林家,还有所谓的背后势力?

    你莫不是想借此机会,攀附权贵,为自己谋取私利?”

    苏谨言怒道:“周大人,你如此维护林家,莫非是与他们有什么不可告人的关系?

    我苏谨言一向奉公守法,此次揭露真相是为了朝廷的清正,为了百姓的福祉,绝无半点私心!”

    朱元璋见状沉声说道:“都别吵了!

    苏谨言,你且将证据呈上来,让大家看看。

    周怀瑾,你也莫要急于反驳,待证据确凿,再做定论不迟。”

    此时只见苏谨言毫不畏惧,向前一步,朗声道:“自然有证据!”

    说着他从怀中掏出一沓文书,呈给御前的太监,由太监转交给朱元璋。

    “陛下,这是毛骧大人暗中收集的证据,以及微臣后续调查所获,足以证明微臣所言非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