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码下载APP

无广告读最新章节

手机扫码下载APP

无广告读最新章节

登陆 注册
字:
关灯 护眼
沧桑文学 > 帝国崛起:西班牙 > 第三百一十章 :战列舰的野望

第三百一十章 :战列舰的野望

    其实在步枪和机枪进行升级的时候,国防部海军的将领们,也向卡洛表达了关于建造更多铁甲舰的请求。

    只不过这样的请求很快就被卡洛驳回了,并且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之后没几天,卡洛就将这些海军的高层将领召集在一起,说出了自己对于西班牙下一代主力战舰的要求。

    更快,更大,更强这三个词语被卡洛多次提出,并且明确要求,只有达到这三个要求的军舰设计,才能成为西班牙的下一代主力军舰。

    在西班牙下一代主力军舰诞生之前,海军在未来几年内不会建造主力军舰,只会建造一定数量的辅助军舰扩张舰队规模而已。

    卡洛的这个要求一下子让海军的高层将领们苦恼不已。

    虽然看着只是三个要求,实际上却贯透了海军军舰的设计理念。

    更快很好理解,那就是新一代主力军舰的最大速度。

    西班牙的前两个主力舰设计,复兴级铁甲舰的最大速度能够达到13节,斗牛士级铁甲舰的最大速度达到了15节。

    目前斗牛士级铁甲舰的速度放眼全球也是一流水平,按理来说已经完全足够了。

    但卡洛对于西班牙新一代主力舰的速度要求并不满足于此,而是提升到了18节的水平。

    目前15节的速度已经算是欧洲一流了,可想而知18节的速度有多么夸张。甚至毫不夸张的说,目前在军舰动力方面最优秀的英国人,大概率也达不到18节的速度。

    这也代表着卡洛所要求的下一代主力军舰的设计在未来几年内是无法实现的,西班牙再想要修建主力军舰,至少也得等到好几年以后了。

    接下来的更大和更强,体现在主力军舰的装甲厚度以及搭载的火炮口径上。

    想要成为西班牙的新型主力战舰,就必须要在不大幅度提升吨位的情况下,尽可能加厚军舰脆弱地区的装甲防护,让军舰能在正面对抗上硬扛敌人的炮弹。

    同时,军舰所搭载的舰炮还需要有足够的火力能够击穿敌人的装甲。

    综合来看,卡洛要求下的西班牙主力军舰,将会在速度,装甲防护能力和火力这三大方面全面超越目前现有的最强大的铁甲舰。

    这也是海军将领苦恼的原因,虽然畅想中的军舰看起来强大,但以西班牙现有的造舰技术来看,恐怕未来五年内西班牙都不能再建造主力军舰了。

    按照海军军舰技术一年一个小提升,五年一个大提升的默认规则来看,或许在五年后这样的军舰有希望面世。

    只是想到西班牙海军要在未来五年内没有什么大动作,海军的将军们不由得泪流满面,羡慕起陆军大规模的换装行动。

    虽然明知道这样的主力军舰要求对于现在的造舰技术来说有些苛刻,但国防部还是向西班牙的几大造船厂下达了有关于主力军舰的招标公告。

    万一有造船厂能够设计出满足要求的军舰呢?哪怕可能性不大,也总好过直接放弃。

    更何况,有关于主力舰的要求的命令是卡洛下达的,在目前的西班牙,没有人能够拒绝卡洛的命令。

    海军的将军们也只能期望西班牙的造船厂能够给力一点,早日将符合卡洛要求的主力军舰设计出来,这样才能看到西班牙海军再次扩张。

    得到海军要求的各大造船厂,纷纷对这样严苛的条件惊讶不已。

    他们多次询问海军部门,最终得到的答案却是这样的要求是真实的,并且海军部门不会改变自己的要求。

    没办法,西班牙的各大造船厂只能一边骂娘一边试图设计出符合海军要求的军舰。

    造船厂想要出口军舰的难度比军工厂出口武器弹药的难度大得多,这也导致西班牙的军工厂很依赖来自海军的订单。

    如果无法设计出满足海军要求的军舰,这不仅代表着西班牙海军未来几年内不会建造主力战舰,也代表着这些造船厂未来几年内不会获得大规模订单。

    虽然不至于因为订单减少而倒闭,但这些造船厂肯定会受到或多或少的影响。

    为了让这些造船厂早日建造出符合自己要求的军舰,卡洛更是下令提高了对招标成功的造船厂的奖励和待遇。

    只要参与海军关于主力军舰的招标计划,就能够获得至少50万比塞塔的扶持资金。这笔资金就是用来帮助造船厂研发和设计军舰的,只要在研发军舰的范围内,获得这笔资金的造船厂想怎么用这笔钱就能怎么用。

    当然,也不是什么臭鱼烂虾都能获得扶持资金的。所有参与招标的造船厂需要经过海军部门的审核,必须要拥有设计铁甲舰的能力,造船厂最低也要拥有能够建造5000吨以上军舰的船坞才行。

    如果不这么规定的话,总会有一些人钻空子,临时成立一家规模不大的造船厂来骗取卡洛的扶持资金。

    只要能够设计出符合海军要求的军舰,就能够获得200万比塞塔的奖金和300万比塞塔的扶持资金。

    奖金是没有上限的,每设计出一种符合要求的主力军舰,就能够获得200万比塞塔的奖励。

    设计出多少艘就能拿多少份奖励,这样的规定也是为了奖励那些有能力设计出优秀军舰的造船厂。

    除了对造船厂的奖励和扶持资金之外,对于那些亲自参与军舰设计的设计者们,海军部也会有份额不同的奖励。

    卡洛的态度也很明确,那就是不惜砸重金来加快新的主力军舰的研发和建造。

    其实从卡洛的要求就能够看出,卡洛真正想要的已经不是铁甲舰了,而是比铁甲舰更加强大的战列舰,或者说前无畏舰。

    正如同铁甲舰的诞生颠覆了风帆战舰的统治地位,战列舰的诞生也会颠覆铁甲舰的统治地位。

    卡洛不太清楚战列舰的诞生到底是哪一年,但卡洛明白,战列舰诞生应该就在几年之内。

    毕竟无畏舰的诞生也只是在1906年,身为无畏舰的前一代军舰,前无畏舰的诞生肯定要比无畏舰更早。

    将有关的军舰招标公告下达给各造船厂之后,卡洛也就不再关注这件事了。

    就算西班牙的造船厂有设计出战列舰的能力,战列舰的设计流程也不会太短。这可不是步枪的设计,零件就那么几个,设计时间自然不会长。

    战列舰的设计没有几个月甚至一年多的时间是无法完成的,设计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各个部件的布局合理性,还要考虑到由这些家伙组成的军舰是否能够达到海军部门的要求。

    目前西班牙斗牛士级铁甲舰的吨位就已经高达上万吨,新的战列舰在速度,火力和装甲全面提升的情况下,吨位最低也得有一万多吨。

    设计出一万多吨的巨型战舰不是那么容易的,卡洛也没有奢望西班牙能够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就能够拥有颠覆性的战列舰。

    随着时间来到1885年,西班牙的殖民地合并计划也来到了最高潮。

    1885年1月25日,卡洛参加了西班牙内阁召开的会议,听取了殖民地事务部门和国防部门对于新一年作战计划的汇报,并且下达了自己的要求。

    整个1885年,西班牙需要在两个地区发动局部战争。

    第一个地区就是非洲的几内亚湾,阿罗联盟,尼日王国,贝宁王国,达荷美王国以及索科托哈里发国都在西班牙的征服名单当中。

    第二个地区就是阿拉伯半岛,卡洛计划将休战诸邦纳入自己的统治范围之内,避免因为时间长导致英国人毁约。

    对几内亚湾沿岸的征服是重中之重,西班牙计划出动3个殖民地师,5个殖民地守备团组成的7万人的军队,对该地区的土著发动全面进攻,用最快的时间解决这些土著,将西班牙的统治扩张到这些地区。

    至于对休战诸邦的征服,就没有必要如此大张旗鼓了。

    原因很简单,那就是这片土地实在太过荒芜。因为全是沙漠的原因,休战诸邦的人口是以万为单位的,而且还没达到两位数。

    反观隔壁的阿曼,凭借着北部的山地和小片平原,拥有上百万的人口,是休战诸邦的数十倍。

    征服这片地区,西班牙甚至不需要额外出动军队。只需要调动阿曼殖民地殖民地守备团中的一小部分军队,就能够占领整个休战诸邦,将其并入阿曼殖民地。

    至于新建立一个殖民地,这是卡洛根本没有考虑过的事情。

    建立一个殖民地也是需要不小的成本的,目前休战诸邦的体量明显撑不起一个殖民地的建设。

    将其并入阿曼殖民地也能让英国人看到西班牙对这片土地的不重视,他们也就不用再忌惮西班牙对这片土地的征服了。

    在西班牙,法国和德国都有自己的殖民动作的时候,英国人也没闲着,为自己的开罗开普敦连线添砖加瓦。

    但让英国人没想到的是,他们对苏丹地区的快速征服反而引起了当地土著更加激烈的反抗。

    1885年1月,数以万计的土著突然爆发了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起义,并且在英国人反应过来之前就已经占领了好几座城市。

    因为英国人的大意,让当地的土著获得了上千支步枪。这些拿到热武器的土著反抗的更加激烈,大有将英国人赶回埃及的架势。

    苏丹地区爆发的土著起义让英国殖民地瞬间成了欧洲国家的焦点,一大批和英国有仇的国家纷纷端起了自己的小板凳,幸灾乐祸的看英国人的笑话。

    英国人也不负众望,在接下来的平叛中和土著打了个有来有回,成功的为1885年的开场增添了几分喜剧色彩。

    不过这也不能怪英国人,实在是苏丹地区的地理环境太过糟糕。甚至别说苏丹,就连北部的埃及也是沙漠遍地。

    也就只有尼罗河沿岸的小片河谷才是真正适宜居住的地方,这也严重限制了英国军队的进军。

    相较于当地的非洲土著,英国军队对于这种地形明显不适应。当地的土著对英国的反抗情绪相当激烈,这也导致英国无法利用当地的土著军队来进行平叛。

    要是寄希望于当地土著组成的军队,恐怕英国在苏丹地区的殖民统治会在瞬间瓦解。

    为了减少英国人的伤亡,英国政府只能从附近的埃及以及更远的印度等殖民地调遣一定的军队前来平叛。

    这么做并不能改变战场的局势,毕竟印度人也不太适应这样的环境。

    埃及人倒是能适应,但埃及人对英国可不是那么顺从。埃及士兵不趁机反抗英国人就已经很好了,指望着他们去进攻苏丹土著是根本不可能的。

    一时之间,英国对于苏丹地区的反叛没有任何有效的解决办法。英国政府只能不断的筹集兵力和武器装备,暗中积蓄力量给当地土著致命一击。

    在英国人忙于平定苏丹地区的叛乱的时候,德国政府也丝毫没有闲着。

    他们盯上了葡萄牙莫桑比克殖民地北部的土地,这片名为桑给巴尔的地方,曾经被阿曼统治着。

    是的,就是那个横跨亚非的阿曼苏丹国。之前也提到过,阿曼的衰弱就是因为失去了非洲的土地,也就是桑给巴尔苏丹国。

    这片土地还是相当富饶的,并且因为位于英国开罗开普敦连线上的原因,也是被英国人盯上的土地。

    当得知德国在桑给巴尔附近大肆的开展殖民动作的时候,英国政府心中万分焦急,但却又无可奈何。

    不得不承认,德国人挑了一个好时候。

    英国筹集了大量的兵力和武器装备在苏丹地区平叛,对于桑给巴尔是鞭长莫及的。

    因为柏林会议的约定,桑给巴尔这片没有被列强确定殖民统治的土地,是所有列强都可以进行殖民的地方。

    德国人这么做并没有任何不同,在德国人没有主动违反柏林会议的约定的前提下,英国也没有办法阻止德国人的行动。

    英国是可以在桑给巴尔地区和德国人展开竞争,但在苏丹地区的军事行动也会受到影响。

    德国人的态度很明确了,那就是让英国人主动选择。

    干涉德国在桑给巴尔地区的殖民,英国的苏丹殖民地就会变得更加混乱。要是先选择在苏丹殖民地平叛的话,那桑给巴尔的局势就会不受控制,德国人很有可能会在这里建立殖民地,将桑给巴尔纳入自己的殖民统治当中。

    面对着来势汹汹的德国人,英国政府并没有选择退让,选择了既要又要的方案。

    一方面,英国加快了调兵,试图用最短的时间平定苏丹地区的叛乱。

    另一方面,英国派遣了一支小舰队前往桑给巴尔苏丹国,与一直亲英的桑给巴尔政府进行谈判,让他们对德国的入侵坚决抵抗。

    此时的桑给巴尔苏丹是哈马德,一个由英国政府扶持的亲英派统治者。

    在与英国大使商谈之后,哈马德没有丝毫犹豫,立刻组织军队抵抗德国的殖民,并且和英国展开了一系列合作,比如购买武器和物资等等。

    德国这边也早料到了英国的行动,因为知道桑给巴尔政府是亲英派的原因,德国选择扶持桑给巴尔官员中反对英国的人,将他们扶持为亲德派,与英国展开一场持久的拉锯战。

    英国和德国在桑给巴尔的殖民竞争对西班牙来说是个好消息。没了这两个殖民大国的关注,西班牙在几内亚湾的殖民地合并计划也能顺利许多。

    虽然几内亚湾还有一个法国与西班牙进行殖民竞争,但西班牙的殖民地合并计划并不涉及到法国的势力范围,法国人大概率也不会干涉西班牙的行动,就如同西班牙不会干涉法国在西非的殖民一样。

    在西非地区,法国和西班牙仿佛有了默契。

    西班牙重点殖民黄金海岸到刚果领地的几内亚湾,法国则重点殖民黄金海岸以西,冈比亚殖民地以北的非洲土地。

    当然,法国的殖民地也包括北非的阿尔及利亚突尼斯,甚至还包括刚果河流域的刚果殖民地,以及东非海岸的马拉加西保护国,也就是后世的马达加斯加。

    1885年2月,西班牙的军队正式踏足威达殖民地以北的达荷美王国。

    在准备充分的西班牙军队面前,达荷美王国没有任何抵抗之力,很快被西班牙军队强行占领。

    黄金海岸殖民地和威达殖民地也因此而相连,西班牙顺势将其合并成了一个殖民地,统称为黄金海岸。

    另一边,几内亚殖民地开始向几内亚湾的土著国家发动进攻。

    在几内亚湾的海岸,存在大大小小的土著国家和部落。这些所谓的国家面积并不大,有的甚至只有1000平方公里的面积。

    这种规模的国家在欧洲都算是一个小国,更别提是在领土广袤的非洲了。

    显然,这些土著国家在面临西班牙军队的进攻的时候,他们只能如同案板上的鱼肉一般,任由西班牙军队宰割。

    前前后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西班牙先后和几内亚湾的卡拉巴里王国,阿克瓦阿克帕城邦国,奥伊尔国等土著国家签订了条约,将其变成了保护国纳入了自己的势力范围

    在几乎占领了几内亚湾的所有沿海国家之后,西班牙政府正式对外发出公告,将原来的黄金海岸殖民地和几内亚殖民地合并,合并后的两块殖民地统称为西属几内亚殖民地,殖民地的首府设立在圣伊莎贝尔,驻军规模提升到1个殖民地师和12个殖民地守备团。

    5200字二合一章节,求月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