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心细,林如海房里的两位姨娘,似是都想到了什么,只是笑笑不戳破。
而林如海则是还蒙在鼓里,想不通林黛玉的小脑瓜里在想些什么。
“旧时在府上,她都懒得出门在院子里走动,怎么过去了一年半载,都愿意出远门了?”
“再说,沧州的情况我也有耳闻。近年来雨涝偏多,大运河上的河道愈发宽了,吞没了周遭不少田地。而沧州城的那个知府也是草包,多年未能修好水利,沧州城一直都困苦的厉害,有不少百姓因此南下避灾,就连我们扬州城中都接济了不少。”
“这可不是一门简单差事,岳凌怎得就自告奋勇接下来了?”
周姨娘递上温茶,问道:“那老爷是担心岳大人?”
林如海品了口茶,暖了暖身子,皱眉道:“我倒是不知他能不能定下乱局,只是本就乱着的沧州府,更不该带上玉儿了,若是她有个差池怎么办?”
周姨娘想了想,又提起一事,开解道:“之前姑娘不是来信说过,在荣国府上闹了些不愉快吗?是那贾家的公子贾宝玉冒犯过姑娘,岳大人定是担心将姑娘单独放在京城里会不安全,这才带在身边。”
林如海眉头略微疏散,说起贾家心底又有一股无名火起,“倒也有几分道理,那贾家不知好歹的小子,真是欠管教。怕是老太太有意撮合玉儿与那哥儿成亲,才如此纵容了去,我正该去荣国府上问一问是怎么回事!”
一想起荣国府上的事,林如海倒觉得林黛玉还不如跟在岳凌身边的好,免得沾染了府里的污秽气。
再拾起信纸,林如海排揎道:“才从外面归来,又一刻不得歇,还得帮他处置公事,真是令人心烦。也就看在玉儿的面子上,我才帮他这一回。”
两位姨娘又是笑笑。
“若是老爷帮了,姑娘在岳大人面前也有面子,正是合适了呀。”
林如海摇头叹道:“发展盐业哪有那么容易?这南边是浙商在主持,北边自有晋商,想要从他们嘴中撬出些肉来,何谈容易,便是真的产出盐了,如何卖都是问题。”
周姨娘问道:“那老爷可有办法?”
林如海再摇摇头,“当下我也没什么好办法,便就附在回信中,让他自己先好好考虑考虑。治理地方,不能急于一时,当是该细水长流。”
两位姨娘在一旁静静陪着林如海写信,一人研墨,一人添茶。
……
沧州府,
驿馆内,薛姨妈坐在床榻旁正做着些女红来调节心情。
儿子被送回了金陵吃苦头,最称心如意的女儿竟也因为个侯爷三番五次的与她顶嘴,实在令她心中不快。
一想起此事来,薛姨妈便没了兴致,将针线丢进了篮子里,皱起了眉头。
“这宝丫头也不知犯得是什么病,整整就似是变了个人,往后再不能让她随便出去了。便是再精明的女子,也会被男人骗。待她这次赌输了,我便叫她以后老老实实的呆在房里,事事皆听我的。”
“我才是她的娘亲,难道我还会害她不成?”
“一个侯爷,再大大不过国公府去,为他做事薛家能捞到什么好处不成?定是那侯爷与宝丫头许诺了什么好处,让宝丫头以为薛家还能再进一步,这才对那侯爷言听计从。”
“一个武官出身的侯爷,能懂什么经济之道?银子要是那么好赚,他自己为何不赚,单留给薛家来赚?这能安了好心?”
“我吃过的盐自比她吃过的饭还多,竟还嫌我的眼界太短浅。”
薛姨妈是不想还好,越想越气,眉间的褶皱愈发深了。
“同贵,你可知道最近宝丫头在干什么呢?”
一个衣着朴素的小丫鬟上前来,与薛姨妈行礼回道:“近两日姑娘都没出门,只是和外面有书信来往。”
薛姨妈偏偏头,“书信来往?”
“嗯,是和丰字号各地的掌柜,还有府衙。”
薛姨妈暗叹了口气道:“哎,看来这一次薛家要亏个狠的了,同贵你去个信与金陵的掌柜,让他多储备些现银,以防万一。”
适时,同喜快步跑了进来,与薛姨妈道:“太太,咱们薛家的船到城外了,是给姑娘运粮的船。只是不知为何,直接落锚收帆,在城外就卖上了。”
薛姨妈不禁拍腿笑道:“宝丫头也是蠢得入魔了,从码头到城里还有好几里路呢,谁去那城外买粮?还一千两,我看十两她也赚不来。”
正在薛姨妈沾沾自喜,想着怎么拿捏薛宝钗,好促成和贾家的婚事,却听同喜纠结着道:“太太,不是这回事。我听下面的人说,好多人都去抢粮了,因为他们只卖一百文,而城中的粮食已经涨到两百文了。”
“两百文?”
薛姨妈听得一惊,嘴都张大了些,“这是什么黑了心的孽障?往常粮食不过十五文,二十文,他竟敢卖两百文?”
同喜两根食指交叉着比划道:“不仅如此呢,明天还要涨价呢,再涨十文。”
“什么?再涨十分?二百一十文?他们怎得不去抢啊?” 薛姨妈惊得站起了身,又问道:“那什么侯爷呢,他怎得不去管管?这帮人这般抬价,赚那昧良心的钱,他当做看不见吗?”
同喜尴尬回道:“坊间传闻说,是安京侯让粮商们涨价的,最高可涨到二百五十文,而粮商们说是他们同情城中百姓疾苦,所以一点点涨,每天只涨十文。”
“黑心,这侯爷也是个顶顶黑心的人物!我薛家可不能与他同谋,待有日他遭了重,岂不连累我薛家?”
薛姨妈正要出门去劝薛宝钗,却被同喜拦了下来。
薛姨妈眉染不喜,“同喜,你怎么回事?你竟敢拦我的去路?”
同喜小脸快要拧做了一团,纠结道:“太太,现在咱们薛家是赚银子的那一个,姑娘这一船粮食恐怕用不了多久就要被抢光了。还有姑娘如今不在隔壁了,就在方才,姑娘乘车出城去了。”
薛姨妈如梦初醒,“什么?我要输了?”
……
沧州城外,码头处,
此时码头倒是少有的热闹,并不是因为码头船只太多,太繁忙,而是因为此时抢购粮食的人太多,将薛家的商船围了里三层外三层。
薛家的商船早早收了旗号,甲板上正是一个丰字号的掌柜伪装的散户船家。
面对如此汹涌的民情,丰字号的掌柜也觉得棘手,忙按照薛家大小姐薛宝钗的嘱托,拱手与下方人演着戏道:“多谢各位义士出手相救,若不是这粮食有大家来买,怕不是要坏在路上了,这一趟船也是空跑了,我真是要亏个血本无归啊。”
下方衣着简朴的百姓则是全然不听船家的话,还在持续的往船边涌着,队伍中吵闹声四起。
“船家,你船舱里还有粮食吗?赶紧取出来,我们着急要买!”
“对,别罗里吧嗦的,就你这一艘船能装多少斤粮食?我们这么多人,还能让你的粮食浪费了不成?”
“快点,快点,一会儿人来得多了,我们还抢不到了呢!”
掌柜忙抬手安抚下方的众人,维持着场间的秩序,“大家别急,我这船仓中足有五千斤,一人分个十斤总不是问题。”
“十斤够干什么用的啊?我家七口人,先给我来一百斤!”
“对,我也要一百斤。”
正当场上争吵不休的时候,下方来了一伙人,挤进了人群,惹得叫骂声一片。
这一伙人穿着都是一个模样,当是护院的装扮,手中拿着短棍,胸前纹着一个“黄”字。
而在队伍的最前面,一人亮明身份道:“都让一让,我乃沧州黄家的管家,这艘船我黄家要了,一斤粮食一百一十文,如何?”
立即有人反驳道:“你黄家怎么了?买东西也得讲究个先来后到!”
黄家管家道:“生意事讲究一个你情我愿,我愿意高价买,船家愿意高价卖,你们谁人管得着?哪有什么先来后到,自是价高者得!”
薛家的掌柜面上携着愧意,又向四方拱了拱手,道:“不好意思了各位,我实在是在江上受困,才不得不在沧州将这粮食卖了。这遭还得赔上违约的钱,还得修船,自然卖的价越高越好了。实在对不住各位。”
“这位尊贵的黄家客人,您登船来吧。”
众人怨声四起,只有黄家管家昂首挺胸的走上了甲板,蔑视的望了眼周遭的百姓,嘴角撇了撇,满是不屑。
再回过头,开口道:“你是个识趣的,将这船的粮食运下来吧,五千斤粮食总共五百五十两。”
掌柜的讪讪道:“贵人,不是五千斤,我总共有一万五千斤。”
管家一惊,“你这小船能装一万五千斤,你骗谁呢?”
“这后面的两艘船也是我的。”
“怎么后面两艘船也坏了?”
掌柜捋着胡须笑道:“那倒没有,这不是想着一道卖了吗,说少点好卖,这不是经商手段吗?你黄家经商,应当也能理解。”
管家咽下一口恶气,与身边人道:“好,我黄家一块收了,给他一千六百五十两!”
掌柜作揖道:“多谢贵人,黄家大气。”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