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沧桑文学 > 重生七六年 > 139章 保健医生

139章 保健医生

    三是胃部溃疡,久治不愈,引起内出血。

    请了许多国医大师来诊治,胃子上的病基本控制住了。

    头部弹片在禁区,不能动手术。这个,不在治疗之列。

    腿部现在由国医大师唐福建在治疗,他用针灸和气功疗法治疗了一段时间,收效甚微。

    唐福建是川省名医唐福生的堂弟,二人都是唐氏医门中这一代的翘楚。

    二人经常在电话中交流医学心得,总结医学上的新经验,通报医学上的新见闻。

    因此,唐福建大师从堂兄那里知道,川省医学界有吴尚荣这样一个年轻的传奇人物存在。

    这一次,他也是放下了老脸,向疗养院的领导推荐吴尚荣来为这位开国元勋治疗。

    警备区司令部辽养院还有好几个位高权重的元勋疗养,听说有这样一位小神医,当然一致同意唐大师的建议,决定立即把吴尚荣请来,把所有的元勋的身体都诊治一遍,让他们在晚年有一副健康的身体,好好享受一下晚年的幸福生活……

    当天下午,吴尚荣就用隔空取物的法术,为这位姓陈的革命元勋陈首长取出了头部的弹片。

    又用气功把头部堵塞的毛细血管疏通,陈首长顿时觉得头脑一下子清醒了许多,原来的许多往事本来记不清楚了的,居然一下子又能理清线索了。

    次日上午,吴尚荣又开始为陈首长治疗双腿肌肉萎缩。

    吴尚荣发现,引起陈首长双腿肌肉萎缩的原因很多。

    主要原因有这样几点:

    一是战争年代多次负伤,没有完全康复又参加战斗,进行剧烈的运动。由此造成经络和肌肉受损,输送血液的血管堵塞。输送营养的管道也不畅通。

    二是腰部的旧伤引发血液循环不畅,也使下肢的供血不足。

    三是腿部肌肉中的部分组织已经坏死,但这部分组织和好的组织共生在一起,又不可能把他们全部动手术切除。

    本身就经脉不通,影响下肢供血不足。加上部分坏死的组织,就像隔板一样,把肌肉组织细胞之间互相隔断,进一步阻碍了细胞之间营养和水分的传递。

    所以,肌肉组织之间既缺少水分,又缺乏营养,细胞就只有死亡。这样肌肉组织不萎缩坏死都不行。

    治疗方法,打通相关的经络和管道,把坏死的肌肉组织激活或者除去,使腿部的肌肉组织恢复到正常状态。

    唐大师用气功和针灸已经把第一步工作完成了。

    吴尚荣的任务是把肌肉组织修复。

    当然,要除去坏死的肌肉组织,他可以用法术中的神仙一把抓,在病人不知不觉的时候,把坏死的肌肉组织抓来丢掉。

    但这样一来,治疗后的开始几天,患者的双脚会萎缩得更凶,给人的感觉是越医越糟糕。

    等到几天后,通过细胞的分裂,肌肉组织才会慢慢恢复正常。

    所以,吴尚荣决定先用激活的方法,看疗效是否显著。

    吴尚荣认为,宝瓶空间里的灵液,既然能促进动植物生长,当然可以使坏死的细胞恢复代谢活动,这样那些坏死的组织两三天就可以恢复正常。

    不可,这一切都只是吴尚荣的推测,究竟行不行,还是要经过实践。

    吴尚荣根据头天诊断的结果,这天早上拿出准备好的药酒涂在陈首长的下肢上,涂完后运起内功拍打陈首长的下肢,让药力通过毛细血管渗透到肌肉组织的细胞中。

    拍打完了,又用刺穴法刺激陈首长全身的经络,把陈首长全身不通的经络,全部疏通。

    这天早上治疗后,效果还是不明显。吴尚荣对唐大师说,这种方法行不行,要经过连续三天的治疗,才看得出是否有效。

    如果第一种方案不行,三天后就用新的方案。

    下午,吴尚荣为疗养院的所有老首长检查身体,有什么小毛病的,当场解决……

    第二天早上,吴尚荣继续为陈首长的下肢进行肌肉组织的恢复治疗,他发现两只腿脚坏死的肌肉细胞已经有了复活的迹象,干枯的双腿明显大了一圈。

    下午,他用还阳针法为几个老首长治疗腰部的顽疾。

    吴尚荣一次飞出九针,每一针都准确无误地扎进了预先找好的穴位。这种手法令唐福建等大师叹服。称他为当世针灸第一人。

    第三天早上,陈首长腿脚坏死的肌肉组织细胞大量复活,腿脚都明显变粗。

    吴尚荣信心大增,继续为陈首长治疗……

    第四天,陈首长的下肢基本恢复了健康,可以正常行走了。

    吴尚荣又进一步帮陈首长治疗胃病。他用隔空取物和神仙一把抓的法术,把胃子里面坏死的肌肉组织全部清除。

    下午,三个人准备去市区游玩。

    辽养院派专车送他们去市区,让驾驶员给他们当向导。

    吴尚荣让驾驶员送他们去玉石珠宝市场,吴尚荣同二女将准备好的玛瑙石样品拿到加工玉石的作坊询问收购价格,最后,按照川省二倍的价格,卖出一批玛瑙石,获得三十多万现金。

    吴尚荣准备利用这笔资金在沪市购置一笔房产。但他们三人对这边的情况一点也不了解,只有找给他们开车的唐师傅咨询。

    这位唐师傅是疗养院的老工作人员,已经接近五十岁了,吴尚荣便问道:“唐叔,你老家就是本地人吗?”

    唐师傅答道:“是的,我是虹口区的人。”

    “那我想在沪市买一些房子,最好是那种带院子的,不知唐叔你们那些街坊邻居有没有要卖房的?”

    “或者唐叔能不能帮我们找一个你信得过的人,帮助我们介绍那些要卖房的人家,不管生意成不成,我都开他每天十元的辛苦费。”

    唐师傅道:“我有一个侄儿在我们那里的街道办事处当主任,我一会儿下午下了班回去,让他帮你打听一下。”

    “至于找人专门帮你打听,就不必了嘛。他们街道的工作人员对辖区内的哪些人家的房屋有可能要买,都很清楚。让他帮你问一下就行了。”

    吴尚荣道:“那就麻烦唐叔给你那侄儿唐主任说,既然他是你们那里的街道主任,附近的那些街道主任他都应该联系得上。”

    “附近那些街道的也请他帮忙打听,之前承诺的辛苦费我一次性给他两百,请他尽力帮助我打听就行了,我买的院子要得多,十多个院子都没有关系。特别是那些当街有门面的院子,哪怕贵一点都没有关系。”

    唐师傅道:“其他的,等我见了我侄儿后再说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