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沧桑文学 > 瑜伽菩萨戒 > 第17集《瑜伽菩萨戒本》

第17集《瑜伽菩萨戒本》

    《瑜伽菩萨戒本》,绍安和尚尼慈悲,诸位法师、诸位居士,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三十四页,己三、障忍辱度。

    在《法华经》上说:「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佛子行道已,来世得作佛。」《法华经》上说:我们生命的差别因缘有十法界的因缘果报,说是诸法,这个十法界的因果它的本来面目到底是什么呢?就是说如果我们今天把每一个人的生命,把这些因缘所生法的力量都去掉,把每一个人的生命都回归到原点,我们会观察到:原来每一个人生命最初的原点是常自寂灭相,就是每一个人的内心都是清净本然、都是无有少法可得。

    在整个清净本然的心中,我们怎么样能够成就佛道呢?佛子行道已,来世得作佛,也就是说成佛并不是那么的神秘,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到的。如何做到呢?就是你内心当中必须要累积圣道的功能,你就能够成就佛道。什么是圣道的功能呢?按照菩萨的戒法来说,这当中主要有三种功能:第一个、我们必须要具足观照力,就是你能够根据大乘的正见,对内心产生如实的观照,观照当然主要是观照我们一念的心性。

    我们的内心的相貌,在大乘经论当中讲到主要有两个相貌:第一个是虚妄相,第二个是真实相。虚妄的心就是我们依止个人的私欲,我们随顺我们内心的无明,以自我意识为中心所发动的业力,这样一种无明的心,会带给我们生命种种痛苦的果报;第二个、我们依止一个真实的心性,真实的心性就是所谓的真如,以一种无私的大悲心所发动的业力,就会招感种种安乐的果报。

    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应该经常的观照我们的内心是安住在虚妄心、或者真实心,这是我们要成就圣道的第一个功能,所谓的观照力。有了观照力以后,我们应该进一步发起所谓的誓愿力,内心当中要发一个愿,就是所谓的「众生界尽,我愿方尽,菩提道成,我愿方成」,对于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生起一个希望,建立你生命努力的目标,这个圣道当中的修学第二个就是誓愿力。

    由前面观照跟誓愿力的成就,你这个时候就是安住在菩萨的戒体,在戒法当中就是安住在菩萨种性。有了这个观照跟誓愿的根本,第三个、我们应该发起所谓的行动力,把你内心观照跟誓愿的心情,以身口意三业如实的表达出来,这个就是行动力。到底是创造什么样的行动呢?也就是所谓断恶、修善、度众生的三大行动,就是在本戒法当中提到摄律仪戒、摄善法戒、摄众生戒,这三件事情是菩萨生生世世所必须修行的三大行动,所谓的断恶、修善、度众生。

    换句话说,当我们内心当中已经具足了观照力、誓愿力、行动力的时候,我们的生命就开始随顺于清净的佛道,这个就是整个菩萨戒的修学内涵。

    在整个行动当中:所谓的摄律仪戒主要是指断恶,断除我们身口意的恶法,这一部分是共声闻来修学的;第二个是所谓的摄善法戒,修习一切波罗蜜的善法,这个是不共声闻修学,是菩萨独有的;第三个是摄众生戒,就是欲拔一切众生的痛苦,这一部分也是不共声闻修学。

    我们这一科主要是讲到摄善法戒,要修学六度的善法,这当中讲到第三科「忍辱度」,如何来修习忍辱波罗蜜的善法,首先我们看忍辱的体性,看《补充讲表》第六页:

    附表三─忍辱度

    (一)忍辱自性

    什么叫忍辱的自性呢?我们把《略论》的文念一遍:

    耐他损害及自生苦而能安受,心正直住,于法善思胜解。彼相违品,谓瞋恚怯弱,不解不乐也。此中忍度圆满者,但是灭自忿等,心串习圆满,非观待一切有情悉离暴恶也。

    ─《菩提道次第略论》─

    我们先把忍辱的体性作一个简单的说明,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上说:什么是忍辱的体性呢?就是于诸境缘,内心不动 。就是一个菩萨遇到种种顺逆的境缘,他内心当中有一种功力,使令我们内心能够安忍不动,他有这种力量,这种力量我们安立做忍辱。内心不动,这样子跟禅定就有点类似了。

    跟禅定有什么差别呢?龙树菩萨说:禅定跟忍辱是一种粗细的不同,忍辱的不动是比较粗浅的,它的不动是比较粗的;禅定的不动是比较精致的,比较精细,有这样的差别。

    这个地方说忍辱的体性是「于诸境缘,内心不动」,到底是什么境缘呢?在《略论》当中讲到三个境缘:

    第一个「耐他损害」,这个是遇到一个人,一个有明了性有情众生的损害,我们在整个菩萨断恶、修善、度众生的过程当中,会遇到一些非理的众生来损害我们,这种事情我们应该要忍耐,不能起瞋心,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及自生苦而能安受」,前面的忍受是针对有情众生,这个地方的苦是针对外在的事缘,比如说我们在修行佛道的时候,寒冷、炎热、饥饿,乃至于身体种种的病痛,我们对于这样一种障道的因缘,内心没有怯懦退缩的心情,这样就是忍辱,对于事情因缘的障道而能够安忍;

    第三个「心正直住,于法善思胜解」,内心当中能够如实的安住在佛法的义理当中,对佛法的义理能够产生所谓的善思胜解,善思胜解就是一种随顺好乐。这个地方忍的所缘境是一种大乘佛法的道理,大乘佛法的道理对诸法实相描述是「一切法即空、即假、即中」,这样子一种不可思议的中道实相,菩萨对于这样一种甚深法义能够随顺好乐,安忍不动。

    这个就是所谓的「于诸境缘」,等于是有三种境缘:第一个是人,第二个是事情,第三个是佛法。「彼相违品,谓瞋恚怯弱,不解不乐也。」跟忍辱相违背的就是对众生的瞋恚、对事情承当的怯弱,对大乘法义的不解不好乐。此中忍辱的圆满,是就着我们在遇到种种境缘刺激的时候,能够消灭自己的瞋心,对于这样一种消灭瞋心的观照跟调伏的力量,我们内心当中数数的修习,使令这种观照力跟调伏力一次一次的增长广大乃至圆满,而安立做忍辱的;不是说要等待一切恶劣的有情都离开暴恶、一切障道因缘都不来干扰菩萨内心才安忍,不是这个意思的。

    这意思就是说,我们不能去改变外在的人事的因缘,我们唯一能够做的就是加强自己的观照跟调伏。在《入菩萨行论》上说:「恶有情如空,非能尽降伏,唯摧此忿心,如破一切敌。」就是说我们今天所生长的环境不是一个净土,是一个秽土,在这个秽土当中恶有情如空,性情暴恶的有情就像虚空一样的充满人世间,依我们的力量不可能一一的去降伏,不能尽降伏。

    菩萨在这样一种恶劣的环境当中如何自处呢?这当中讲出一个方法,「唯摧此恚心,如破一切敌」,我们唯一能够做的就是加强自己的观照力跟调伏力,来调伏我们这一个扰动的心识,这样子就能够消灭一切敌人。就是你内心能够忍辱,你就没有敌人,不是外在的敌人消失了才没有敌人。这个地方是简要的把忍辱的体性先作一个说明。

    (二)忍辱差别

    先看问:

    问曰:云何菩萨忍波罗蜜多种性相?

    什么是菩萨成就忍辱的一种相貌呢?看回答:

    谓诸菩萨,性于他所遭不饶益:无恚害心,亦不反报;若他谏谢,速能纳受——终不结恨,不久怀怨。如是等类,当知名为菩萨忍波罗蜜多种性相。

    ─《瑜伽师地论》─

    一个菩萨在整个修行的过程当中,有时候遭遇到顺境,有时候遭遇到逆境,就是不随顺我们心意的境界,我们内心是这样的希望,但是这个境界跟我们的希望相违背,当这个不饶益的境界去刺激我们内心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这当中有两个相貌:第一个「无恚害心,亦不反报。」如果今天是一个深位菩萨,就是加行位的菩萨,加行位的菩萨他长时间的修学,内心当中有坚固的观照力跟调伏力,所以不饶益的境界刺激这个菩萨的时候,他内心当中能够生起一个般若波罗蜜的观照,能够在这些人事的障道因缘当中观照「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就是在整个人事的障道因缘当中没有一个真实的自我,其实我们一个人会起瞋恨心就是有对立,我相、人相的对立,就是在各式各样因缘当中,你自己捏造一个、假想一个自我,你也假想别人是一个他,你认为我跟他之间对立起来。

    当然这都是我们自己的妄想,所以般若波罗蜜其实就是把相貌还原,其实我们自己捏造的自我意识是不存在的,其实这个生命就是一个因缘法,这件事情是过去的因缘业力出现了,如此而已。

    所以深位菩萨他对于般若智慧观照特别的深厚,所以他对这种不饶益的境界,不会产生我相、人相的对立,也就没有瞋心可得,他也不会对这个事情产生报复,这个是深位菩萨的可贵。

    对一个资粮位浅位的菩萨,「若他谏谢,速能纳受」,资粮位的菩萨他的特色就是观照力、调伏力薄弱,他主要仰仗信心积集一点善业,对三宝有一点真实的信心,这个信心的支持使令他发起了菩提心,他对自我意识的执着非常坚固,人世间一接触的时候,他就会造成种种假想的对立,我相、人相的对立,他自然就会生起瞋心了。

    但是身为一个菩萨起码的条件,这个地方讲出一个最低的标准,说一个凡位菩萨发起瞋心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若他谏谢,速能纳受」,就是说当对方已经如法忏悔的时候,你就要使令自己的瞋心调伏下来,也就是说你这个瞋心不能太粗猛,要淡薄,你内心当中要多少有一些观照跟调伏的力量,所以这个地方就讲出一个菩萨忍辱最低的限度,如果他已经向你谏谢了,不管他做了再大的错事,你要马上能够接受、马上调伏你的瞋心。

    这以下作一个总结,总之菩萨对于这种不饶益的境界,内心「终不结恨,不久怀怨」。这个地方是说我们在面对不饶益境界有两种相貌:一个是埋怨,一个是怨恨。不久怀怨,就是说一个浅位菩萨内心是有所得的,对自我意识的执着也是非常坚固,所以遇到不饶益的境界内心埋怨几句,这个是可以接受的;但是你不能够把这个埋怨的力量转成一种怨恨,不能结成一种怨恨。

    就是说我们无量劫在生命中打滚那么久了,跟很多人结了善缘、也跟很多人结了恶因缘:恶因缘一接触的时候,内心当中自然会产生怨、埋怨;但是你身为一个菩萨,你到了佛堂做定课的时候,经过你在佛堂里面的修止修观以后,你一定要产生一种观照跟调伏的力量,把你刚刚不平等的心情调伏下来,不能够让埋怨在你心中不断的累积、增长广大而结成一种恨,不可以这样子,这样子你就伤害你的菩提心。

    所以这个地方《瑜伽师地论》说不久怀怨,你这个怨的时间不能太久,绝对不能让这个怨结成恨。当然不能结成恨,那就是自己要有修行的道力。「如是等类,当知名为菩萨忍波罗蜜多种性相」,前面所说的就是一个菩萨忍辱的一个相貌。

    在《智度论》 上龙树菩萨说:佛陀讲六度修学,为什么讲完布施跟持戒以后要讲忍辱?龙树菩萨先作一个譬喻说:譬如一个贫穷的人家,他刚开始要先追求珍宝,有了珍宝以后,他必须建立一个仓库来保存珍宝,使令珍宝不会被贼所偷去、不会流失掉。

    我们修学六波罗蜜亦复如是,我们透过前面布施、持戒善业的造作,内心积集很多福德的资粮,这样善业的福德资粮如果没有忍辱的保护,布施、持戒的善业就很容易退失。

    如果我们今天把布施持戒形容做珍宝,忍辱就扮演一个仓库的角色,它能够使令你已经成就布施、持戒的善业不会退失掉,它就扮演这个角色,你就知道忍辱的重要性,它能够使令你在逆境现前的时候「于诸境缘,安忍不动」,能使令你不动。好,我们看《讲义》,第三十四页:

    己三、障忍辱度

    庚一、瞋打报复戒

    前面是把忍辱的体性跟相貌作一个扼要的说明;这以下有四条戒,这四条戒主要是在对治瞋心,佛陀这样一种对治瞋心是安排四条戒,等于是由粗而细,瞋心的相貌是由粗到细,要我们次第的对治。先看第一条戒「瞋打报复戒」,看戒文: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他骂报骂,他瞋报瞋,,他打报打,他弄报弄,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

    一个安住在菩萨种性的菩萨,众生以粗恶的言词来骂这个菩萨,等于是口业,他骂就是众生以粗恶的言词来骂菩萨,菩萨也以粗恶的言词回报回去、回骂回去,这是第一个犯戒的相貌。

    第二个「他瞋报瞋」,这个众生对菩萨释放一种瞋心,当然人跟人之间两个心接触的时候,你对他释放瞋心,他一定会感觉得到,菩萨就以瞋心回报,好,你不跟我讲话,我也不跟你讲话,彼此以瞋心来回报对方,这个是意业。

    身业,「他打报打,他弄报弄」:众生以种种的方便来打菩萨,菩萨也是以打来回报;或者是戏弄,众生以种种的方法来戏弄菩萨,菩萨也戏弄回去。总之这个意思就是以瞋心所表现的身口意三业,这样子这三个法「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

    这条戒没有开缘的情况,没有开缘的意思就是说,在我们的菩萨道当中,佛陀不允许我们给瞋心安立任何理由,就是说瞋心是没有任何理由可以解释的。当然这一条戒讲得很简要,诸位如果对照《梵网菩萨戒》,它讲得详细。

    什么叫瞋心没有理由?它说:乃至于对方杀死你的国王,乃至于对方杀死你的父母亲,这种不共戴天之仇,菩萨都没有理由对众生起瞋心。

    也就是说菩萨在整个生命的流转当中,遇到恶因缘,只有一件事可以做,就是调伏自己,佛陀的意思就是这个意思,就是你要用种种的观照跟调伏的力量来调伏你的瞋心。当然瞋心的意思不是强忍,强忍也不会持久。应该怎么观照呢?

    蕅益大师的《灵峰宗论》当中讲出三个方法观照,引导我们去观照来调伏瞋心:

    第一个、随缘消旧业想。我们今天遇到不如意的境界现前,我们要思惟:这件事情是在我们内心当中原本就有的罪业,有这种杀盗淫妄的罪业,有这个罪业,我现在修习种种的善法,就把这个罪业逼出来,使令重报轻受。换句话说,今天如果没有遇到不饶益的境界,这个罪业隐藏在我们的心中,它成熟的时候会使令我们到三恶道受种种的痛苦。所以我们修习善法本来应该被别人尊重,结果反而被别人轻视毁谤,表示这个是一种重报轻受的相貌,我们应该感到欢喜。也就是说,如果今天没有这种恶逆的因缘,那你还要因为这个罪业受更多的痛苦,乃至于你要到佛堂当中拜更多的《八十八佛》,因为有这个恶因缘的出现,它一次把这个罪业消灭。所以这第一个观照点是从业果上观照,这个是在消我的业障。

    第二个、当善知识想。在我们的修行过程当中,会有一些顺境、会有一些逆境,当然我们凡夫的心情是喜欢顺境、不喜欢逆境,但是如果我们心平气和的去观察这个因缘:其实顺境对我们帮助不大,顺境时我们就是悠悠泛泛,不思进取;但是反而逆境对我们往往有一些不可思议的加持力。就是说我们平常所修的空观道理,「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当然我们在顺境的时候、在佛堂当中也会修空观,但是逆境刺激的时候,你修那个空观的力量会更大。

    「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这句话我们再讲一讲。我们平常人事间没有对立的时候,你心平气和在佛堂当中,把冷气打开来,身体健康、心情愉快,你修这个「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你没有什么多大感觉,因为你没有实际的因缘来跟你假想。但是逆境现前,什么叫逆境?一定是有两个东西,两个法相碰撞才有逆境,一个碗敲不响,这个时候你一定有一个假想的敌人,可能是一件事情,但是多分来说都是人,事情的障缘少。

    我们在遇到境缘的时候,我们凡夫的心很容易在因缘所生法当中捏造一个自我,然后捏造一个我相、一个法相,人跟人之间对立,然后你开始打妄想,愈打愈严重。这个时候怎么办呢?这个时候佛陀告诉我们:你把那个自我意识拿掉,把我们自己捏造的那个自我意识拿掉。其实生命就是一个因缘所生法,没有一个真实的自我。

    蕅益大师在《灵峰宗论》上说:什么叫做把自我意识拿掉?他讲出一个意境,诸位可以参考一下,他说:「狂花乱舞,空体依然。」狂花当然就是讲虚空中的花,虚空中本来没有花的,那是一种虚妄相,当然这个虚妄相会出现一定有它的因缘,就是我们的罪业,现在恶逆的因缘当中,在我们内心当中出现像「狂花乱舞」,但是我们保持「空体依然」,你不要在这个因缘当中捏造一个自我在里面活动,它就是一个「狂花乱舞」。

    就是说我们过去的罪业现在该让它出现就让它出现,你就安安静静的走过去、通过去就好,不要在那个地方自己又捏造一个自我意识出来,这样子你又会产生对立,很可能又会造作另一层的业力,你这个生命的业障什么时候结束?由过去的罪业创造现在恶逆的果报,你依止这个恶逆的果报又创造一个罪业,业障什么时候可以了呢?所以这个地方就是说在恶逆的因缘当中,往往会刺激我们去观照我空、法空的智慧,而这样我空、法空的智慧跟我们在顺境时候的观照相比,力量又特别大,这样子讲这个恶逆的因缘刚好扮演一种善知识的角色,它是我们进步的一个动力,所以第二个观照是对空性的观照。

    第三个、代众生受苦想,这个是对大悲心的观照。我们一般的生死凡夫遇到恶逆的因缘,因为我们个人有私欲,我们可能为了追求名追求利,别人也追求名追求利,人跟人之间利益产生冲突你就起瞋心,这件事我就不提了,这件事情是他自己要追求的。但是菩萨的逆境往往是为了要利益众生,为了利益众生的时候,这个时候众生的共业,他就有恶因缘出现,这个时候菩萨应该要思惟:我今天这样子的作法是为了要利益有情的缘故,我应该去承当这个恶因缘。

    这样子的观想,念念之间就增长自己的大悲心,这个时候菩萨忆念自己的菩提本愿,你自己心甘情愿,你当初就发愿愿代众生受无量苦,现在你在度化众生的时候造成了这样的业障,这个时候你应该要心甘情愿的忍受,当然这个忍受因为内心当中有慈悲的观照,所以这个力量就加持在你的大悲心身上。所以说面对恶逆的因缘,如果我们能够适当的观照疏导,它在我们生命当中刚好扮演一种使令我们对业果、对空性、对大悲心的一个增上力量,这就是所谓观照的力量。

    我们说「流转三界中,何处是依怙」?我们经常这样想:在三界流转当中到底什么是我们要去追求的?讲一句白话就是,三界当中什么是虚妄的、什么是真实的?这件事情是非常重要的关键,你要能不颠倒。你一个人,你既然是发了菩提心的菩萨,你一定会知道金钱不是你的归依处,那是无常败坏的,你有钱你不一定快乐;眷属也不是归依处、你的声名地位都不是归依处。在三界当中我们求什么呢?无非就是求得增长内心的观照跟调伏,而这个观照跟调伏,恶逆的因缘对我们有帮助的作用,所以这个地方的意思是说,事情本身没有好坏,好坏就是我们如何去面对。

    庚二、不行悔谢戒

    辛一、明犯相

    壬一、染违犯

    这当中分两科,先看辛一、明犯相,说明犯戒的相貌,犯相当中先看壬一、染违犯,我们看戒文: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于他有情有所侵犯,或自不为彼疑侵犯,由嫌嫉心、由慢所执,不如理谢而生轻舍,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

    一个安住在净戒律仪的菩萨,这以下有两种情况出现,使令众生对菩萨产生了嫌恨心。什么情况呢?

    第一个「于他有情有所侵犯」,就是菩萨对其他的有情众生有所侵犯,可能是故意的侵犯、也可能不是故意的侵犯,所以众生对菩萨有嫌恨心,这是第一个,菩萨真实去侵犯有情;

    第二个「或自不为彼疑侵犯」,菩萨本身没有去侵犯他,但是对方怀疑是菩萨去侵犯他,被怀疑了,总之众生已经对菩萨产生嫌恨心。

    一个安住在菩萨种性的菩萨,他对于这件事情是怎么处理呢?「由嫌嫉心、由慢所执,不如理谢而生轻舍」,一个菩萨他内心当中怀着嫌恨心,他根本就瞧不起对方,你对我有所嫌恨,那是你家的事情,不管你。

    或者是「由慢所执」,这个菩萨仗势自己的种性高贵、福报广大,对于对方这样的嫌恨,不加以如理的去忏谢,而生起一种轻视弃舍之心。这样子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这样子就犯到菩萨的戒法。

    壬二、非染违犯

    若由懒惰懈怠放逸不谢轻舍,是名有犯,有所违越,非染违犯。

    对于众生对我们嫌恨心的生起,菩萨虽然没有以如理的处理方式去忏谢、去化解,但是他内心当中不是因为嫌恨心或者是高慢心,是一时的懒惰懈怠,懒得去忏谢、去化解这个恶因缘,这样子也是犯到菩萨戒,但是因为不是依止烦恼,是一时的懒惰懈怠,所以是轻的突吉罗罪。

    这意思就是说菩萨的根本精神在不损恼有情,就是说我们希望有情众生的苦恼不能因为菩萨而引起,现在这个众生对菩萨有所嫌恨,菩萨就应该要主动的去化解这个恶因缘。

    比如说我们今天坐高速巴士,高速巴士在高速公路行驶的时候突然间紧急煞车,有一个行李包从上面掉下来打到隔壁的邻座,隔壁邻座就对我们起瞋心,他以为这个行李箱是我们的。

    这怎么办呢?当然我们不理不睬,他就会继续生气下去了。但是菩萨不能这样做,你应该先向他道歉解释:对不起,打到你,这不是我的东西。

    就是说你明明知道他起瞋心,而且这个瞋心的因缘是对着你来的,菩萨应该先忏谢,然后再加以解释,使令众生因为菩萨引生的瞋恨心,一定要使令他化解下去,是这个意思。好,我们先休息十分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