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沧桑文学 > 瑜伽菩萨戒 > 第18集《瑜伽菩萨戒本》

第18集《瑜伽菩萨戒本》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三十五页。

    我们刚刚讲到的这条戒是庚二、不行悔谢戒,这一条戒的大意是说:菩萨可能去侵犯到众生;或者是菩萨并没有侵犯众生,但是众生怀疑菩萨侵犯到他。总之就是这个众生对菩萨已经生起了嫌恨的心情,菩萨如此了知以后,假设没有如理的去忏悔、去化解彼此的恶因缘,使令这个恶因缘一直这样子相续下去,这个菩萨就犯了菩萨戒,这是「不行悔谢戒」的大意。

    辛二、无违犯相

    看戒文:

    无违犯者:若欲方便调彼伏彼,出不善处,安立善处;若是外道;若彼希望要因现行非法有罪方受悔谢;若彼有情性好斗诤,因悔谢时倍增愤怒;若复知彼为性堪忍,体无嫌恨;若必了他因谢侵犯,深生羞耻:而不悔谢,皆无违犯。

    开缘当中有六个情况:第一个「若欲方便调彼伏彼,出不善处,安立善处」,这个菩萨的善巧方便,知道这样的因缘,假设菩萨不去忏悔,反而能够使令对方产生反省对治的力量,而出离过失、安立功德,这是以不忏悔的方便给众生产生一种灭恶生善的方便;

    第二个「若是外道」,对方根本就是一个邪见外道,邪见外道当然内心当中有很粗重对立的心情,特别是对于有志于弘扬正法的菩萨,所以菩萨再怎么样的去忏悔,基本上都没有多大的作用,所以对邪见外道就可以不加以忏悔;

    第三个「若彼希望要因现行非法有罪方受悔谢」,就是对方待人处事很有原则,他希望你要忏悔一定是要有真实非法的事情出现,「现行非法」,你一定要有非法的现行才能够忏悔,而这个时候菩萨是被冤枉的,所以在对方是这么一个有做事原则的情况之下,菩萨就不必去忏悔了,只要直接解释就好了,因为对方的要求是「你既然没有错,那就不要忏悔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随顺众生的心意,就直接解释不必忏悔;

    第四个「若彼有情性好斗诤,因悔谢时倍增愤怒」,对方的众生体性特别好斗诤,就是这个人瞋心很重,现在这个时候正在气头之上,菩萨观待因缘,就是等待他的瞋心稍微平息了以后再行忏悔,就是在瞋心的炽盛之下暂时的回避而不忏悔,这个是无犯的;

    第五个「若复知彼为性堪忍,体无嫌恨」,菩萨虽然触恼他,但是菩萨知道这个人的个性,他的习性特别的堪忍,忍力很强、胸量广大,怎么说呢?因为他是体无嫌恨,这个人过去生什么事情发生他也不往心上放,他的内心就像是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这种人胸量广大,事情过了不当一回事,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当然就不要忏悔了;

    第六个「若必了他因谢侵犯,深生羞耻,而不悔谢」,有些人他有深重的惭愧心,你向他忏悔,反而加深他的惭愧心,他更加的过意不去、更加痛苦,这个时候我们可以不忏悔:我们在这六种的境缘之下,而不悔谢,皆无违犯。

    诸位要知道,「不行悔谢戒」这一条戒,佛陀的慈悲,一方面是要增长菩萨的慈悲心,我们不要让众生产生损恼;一方面这条戒还有一个很深的意思,就是广结善缘,不要树立敌人。

    诸位我们看看,现在这个众生的世界,人跟人之间是互相影响,人跟人之间总有一天要相遇的。你看有些人他修行很精进,但是他个性太刚,太刚的时候,人跟人之间接触就会造成一些问题,他的问题「个性太刚,不跟人家忏悔、也不去化解,不管别人,我修我的」,他认为问心无愧就好,这种人以后在道场住就有困难,很难安住。

    很难安住就到其它地方去,性格使然,没多久又撞到恶因缘,他又不能安住,就会对他修学圣道造成一种障碍。你看有些人还很奇怪,有些人你看他懈怠,但是他很能住(呵呵),他这个道场一住住几十年,这也是一种功德。他为什么呢!

    所以你看世间上的事情一定是因缘所生法,他有这个相貌出现、他有这个果报,一定有他的因缘,可能是个性调柔,他在人群当中姿势站得很低,所以他就很能住下去(呵──)。

    所以蕅益大师说:「律己宜带秋气,处事宜带春风。」对自己你不能太纵容、太调柔,对自己的确是要刚,烦恼不能断要他断,对自己要严苛;但是待人处事你要调柔一点,调柔一点的时候人际关系好,你在道场住就会受欢迎,就算有一点事情别人也会帮助你,你经常对众生散发一种和气,别人也就回报你和气,这个时候你道场就能够住得久。

    道场住得久对一个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修学善道不是短时间,你要长时间在一种稳定性的一个寂静处、衣食具足的道场,长时间的修习,你的生命才会慢慢的变化、慢慢的灭恶生善,这个修行不是短时间的。那么在大众当中你要受欢迎,你就是心性要调柔一点,不要太刚,这一点很重要。这一条戒就有这个意思。

    庚三、不受悔谢戒

    辛一、有违犯

    这当中分成两科,先看辛一、有违犯: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他所侵犯,彼还如法平等悔谢,怀嫌恨心,欲损恼彼,不受其谢,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虽复于彼无嫌恨心,不欲损恼,然由禀性不能堪忍,故不受谢,亦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

    一个安住在菩萨种性的菩萨,这当中他所侵犯,他人来侵犯菩萨,前面那一条戒是菩萨去侵犯众生,现在刚好相反,就是有众生来侵犯菩萨,对方已经知道过失了,还如法的平等来向菩萨忏悔。

    如法指的是忏悔的身口二业,就是在忏悔的时候,对方具足了忏悔的仪轨,也就是态度谦卑、口气柔顺,这叫如法;他的意业也是保持平等,也就是说对方已经把这种对立的心调伏下来。

    对方以这种平等的心情如法的来跟菩萨忏悔,但是菩萨却采取以下两个行动,这是属于犯戒的:先看第一个「怀嫌恨心,欲损恼彼,不受其谢」,菩萨为了要嫌弃对方,就是看不起对方,或者是要使令对方产生怨恨,他对对方有怨恨心,希望能够因为不接受他的忏悔,来对众生产生折损,使令他产生损恼,所以故意的不接受对方的忏悔,这样子是犯到菩萨戒,这是第一种情况,就是因为这个嫌恨心」想要去损恼对方,所以不接受忏悔,希望能够因为不接受忏悔,使令他能够增加身心的痛苦,这个是第一个犯菩萨戒的理由。

    第二个「虽复于彼无嫌恨心,不欲损恼,然由禀性不能堪忍,故不受谢」,说你不接受忏悔实在是没有嫌弃怨恨之心,你也不是要使令对方因为这样而损恼,但是你为什么不接受忏悔呢?

    因为「禀性不能堪忍」,就是有些人的个性,在多生多劫的习性当中,他的个性情执特别重,就是这件事情发生以后,发生很久很久,他的内心把这个事情抓在心里不放,这件事情总是挥之不去,在这种情况下,虽然你并没有意思要使令众生因为这样而增加痛苦,但是你一直不能原谅对方,把这件事情一直执着在心中,这样也是伤害你的菩提心,所以你这样也是「染违犯」,就是情执太重,就是没办法把发生的事情放下,一定要把它抓住。

    辛二、无违犯

    无违犯者:若欲方便调彼伏彼,广说一切如前应知;若不如法、不平等谢:不受彼谢,亦无违犯。

    开缘的情况是说,你希望能够不接受忏悔,来使令对方产生反省对治,出不善处,安立善处,乃至于广说一切如前应知,如前应知就是说就像前面庚二那一条戒有六种的开缘,前面六条戒的开缘都是适合于庚三的「不受悔谢戒」,这就是所谓的「广说一切如前应知」,前面的六条开缘都跟这一条戒完全一样。

    这以下讲出另外一个开缘,就是如果对方的忏悔是不如法、或者不平等,他的态度傲慢、口气粗重,内心当中也是充满了对立、不平等,这就是所谓的不如法、不平等的忏悔,菩萨可以不接受。不接受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希望能够「方便调彼伏彼」,因为他这个忏悔根本就不是真实的忏悔,菩萨不接受也不是一种损恼心,是希望能够依止这样的方便使令对方反省,这种情况就是无违犯的情况。

    前面一条戒主要是在培养一个菩萨调柔的个性,这一条戒是要培养菩萨一种宽恕包容的个性。菩提心的根本在大悲心,一个对众生没有大悲心的人,他永远不可能生起菩提心,他顶多能够修小乘法而已,大悲心的根本在于不损恼有情。不损恼有情怎么说呢?当然有情众生一定会去刺激菩萨、去损恼菩萨,菩萨为什么不损恼有情呢?主要就是修习宽恕跟包容。在修行的过程当中,我们能够修习宽恕跟包容:在果报方面,在当来世能够无多怨敌、无多忧恼,就是说我们在未来的生命当中,经常的宽恕包容众生,不要去伤害众生,这样子能够无多怨敌,避免很多的怨敌,内心当中也不会太多的忧恼,而且是身相庄严,这个是讲到这个果报。

    宽恕跟包容当然不容易,就是对方触恼你,有时候触恼得非常的深,你要你自己去原谅对方,这个你要先正确的观照,这不是说勉强,我勉强的宽恕你这不算,就是你一定要有方便力化解之间的对立。有一个很好的观想方法,我自己也觉得这个方法非常好,提供给大家作参考。一个人的瞋心是来自于人跟人之间的对立,化解对立之道就是你要观察人性的本质。说是每一个人在因缘所生法当中有很多的差别相,有些人贫穷、有些人富贵、有些人邪恶、有些人善良,这些都是因缘所生法,当我们把这些因缘所生法都去掉以后,你要观察,其实每一个众生的本性,他那个明了的心性都是想离苦得乐,灵灵觉觉的心性,他想要离苦得乐的心跟我们一样。

    就是把这些因缘所生的差别相都拨掉、都拨开来,其实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想离苦得乐、我也想离苦得乐。

    换句话说,他损恼我,其实他是不得已,因为他想离苦得乐,他为了保护自己;我们站在他的因缘,我们可能也会这样做。所以当我们想:其实每一个人在生命当中,他不是真的想要去伤害任何一个人,他就是想要追求快乐如此而已,我们也想追求快乐;只是说在因缘所生法当中错综复杂,而创造这个因缘。所以当我们经常想:其实每一个有情都想离苦得乐,这个本质是没有改变的。就是说你不要在因缘所生法这个枝末上去思惟,把因缘所生法拨开来,看到众生的本性是相同点,每一个人其实都想离苦得乐,如此而已。

    这个时候,你就没有所谓的对立,你跟谁对立呢?他也想离苦得乐、我也想离苦得乐,这是一种平等的心。虽然这个法门还不是空观,但是这个法门比空观好修,空观是甚深甚深,当然空观是更为彻底的。人跟人之间的仇恨,哪一个国家跟哪一个国家宿敌经年打仗,这个都是依止对立心;其实每一个国家人民都想离苦得乐,为什么我们不这样思惟!每一个人都思惟「每一个有情都想离苦得乐」,这个时候把众生的因缘拉得更近。所以这个地方是化解仇恨非常好的一个方法。

    庚四、怀忿不舍戒

    辛一、有违犯

    这条戒有两科,先看第一科「有违犯」: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于他怀忿,相续坚持,生已不舍,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

    一个安住在菩萨种性的菩萨,于他怀忿,就是他人对我们做出不饶益的事情,所以我们对他产生了怀恨,众生来触恼菩萨,菩萨对这个众生内心产生了怀恨,怀恨了以后相续坚持,内心当中念念的相续,并没有把这个怀恨的心加以化解,所以生已不舍,没有把这个瞋恨心弃舍,「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

    这一条戒的意思是说,在我们人群接触的因缘当中有人来触恼菩萨,菩萨当然遇到不如意的境界会生气、发发脾气,这件事情身为一个凡位的菩萨是可以理解的,这个地方还没有结罪;但是你这个瞋心「相续坚持,生已不舍」,你对这个瞋心的态度是纵容、不加以对治,我们的心识是剎那变化的,也就是说它可以保持在原状,它不是变得更大就是变得更小,你加以纵容,你一定是一次一次重复的去打这个妄想,妄想愈打愈大,这个瞋心就会相续的扩大,总有一天会把菩提心给伤害了。所以这个地方就是说,当我们瞋心生起的时候,我们不以观照调伏的力量来加以化解,就犯到菩萨这条戒。

    我们可以从这条戒的意思去体会佛陀的心情,佛陀的意思是要我们菩萨对瞋心「皎若冰霜、尘点不染」。我们看看前面依止贪烦恼所造的罪,你看贪求名利、贪求各式各样的资具;但是我们纵观整个菩萨戒法四重四十三轻,每一条戒都要付诸行动才结罪的,就是有欲乐、有加行;但是这一条戒,菩萨起了瞋心,他可也没表达出来就结罪,你就知道这件事有多严重。为什么佛陀对这件事那么认真呢?因为,诸位我们要知道一点,菩萨的可贵在他内心的菩提心,如果我们今天没有菩提心,我们所修的布施、持戒的善业,跟一贯道、天主教的善业其实差不多,就是人天果报,也不可能产生所谓大乘那个乘、那个有运载到成佛之道的功能,那个乘的功能就消失掉了。

    也就是说我们今天失去了菩提心,我们几乎是没有价值了,可以这样讲,我们生命没有什么归依处、没有什么目标。而菩提心的根本诸位要知道是在大悲心,你对于世间的五欲生起贪求不会伤害大悲心。说这个人贪求名利,我们应该说这个人是一个有瑕疵、有过失的菩萨;他贪求名利,但是并没有放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目标,我们应该说这个菩萨还可以再进步,因为他内心当中还有菩提心,他安住在菩萨种性,这个谁也不能否定他的价值,顶多我们说这个菩萨是一个有点过失、有瑕疵的菩萨,贪烦恼本身是不障碍菩提心的。

    但是瞋恨心不同,瞋恨心这个火一烧的时候,它直接烧到你的菩提心、烧到大悲心,使令你退失菩萨种性,所以你对这个瞋恨心的相续可不能开玩笑。也就是说佛陀要我们一个菩萨,在你的生命当中不管遇到多大的逆境,想办法宽恕对方,对你绝对有好处。也就是说我们今天对众生宽恕包容,不一定会得到对方的谅解,但是起码对你自己有绝大的好处,你内心当中保持心平气和,对你自己只有好处,而这件事情大家千万不要忽略,不要把瞋心凝结在心中障碍自己,一定要让自己用观照力、调伏力化解它,因为你别无选择。

    辛二、无违犯

    无违犯者:为断彼故生起乐欲,广说如前。

    一个初心菩萨,他在没有受菩萨戒之前瞋心炽盛、忍力薄弱,刚刚受了菩萨戒、发了菩提心还是经常的发脾气;但是很难能可贵的是他已经知道瞋心的过失,而且也生起要去对治的意乐,也采取了精进的行动来修因缘观、修空观;这个时候他的「烦恼炽盛,蔽抑其心,时时现起」,这个是暂时的开缘,因为他已经在努力了,只要他努力他就有希望。

    瞋心从远处来说是伤害你的菩萨道,会使令你退失菩萨种性;从近处来说,对临命终会产生障碍。我看蕅益大师的《年谱》里面讲到一件事情,蕅益大师说:他一生当中从南到北、从北到南,看到很多人往生的情形。他说:往往一个个性刚强的人,临命终的时候总是躁动不安,不管他修行多好;一个个性调柔善顺的人,他到临命终的时候寂静安详,屡试不爽。为什么会这样子呢?

    诸位要知道一个观念:净土法门本身是一个他力法门、佛力加被的法门,也就是说你成就净土的净业不是你自己的力量,是你要跟佛菩萨感应道交;而我们在临命终的时候在加护病房,不是在一种顺畅的境界。其实临命终,诸位读《瑜伽师地论》就知道什么叫做四大的分解,地水火风四大的分解。其实临命终是我们一生当中最大的障碍,你地水火风的败坏、你内心当中妄想的纷飞散乱,内忧外患。

    换句话说,你临命终的时候弥陀不可能马上感应道交、不可能马上现前,你的内心当中要度过一个非常恶逆的环境,这个时候就要靠你的本事了。那在加护病房的时候,插满了管子、旁边的亲属在那个地方吵闹,你内心能够安忍不动,把佛号提起来,等待跟弥陀感应道交,这个就是靠你平常的栽培。

    一个个性太刚强的人,在这个恶因缘当中,你习惯性是遇到恶因缘就发脾气,这个时候饶你的佛号念得再好都会被破坏。所以这个意思就是说,平常养成一个对逆境的宽恕包容,到临命终恶因缘现前的时候,你才有这个力量去熬过这个临命终的障碍点,熬过了以后,你才能够去跟弥陀感应道交。这个地方是讲「忍辱度」。

    我们看己四、障精进度,首先我们看精进的体性,看《补充讲表》第七页:

    附表四─精进度

    (一)精进自性

    首先我们看精进的自性:

    于摄善法,及作有情义别之故,心生勇悍,及由彼心所起三门之动业。

    ─《菩提道次第略论》─

    对于修习善法,对于布施、持戒、忍辱种种的善法,或者是作有情义别之故,对于做一些利益有情的事物,这个从义理上判断应该也包括断恶,就是包括断除恶法,这个地方省略,就是对于断恶法、修善法跟度众生菩萨的三大事业当中,菩萨心生勇悍,勇猛强悍,没有怯弱退缩的心情,依止这个勇猛强悍的心所发动的身口意三业叫做精进。所以精进的体性等于是断恶、修善、度众生,你内心当中保持勇悍,那这个就是精进。

    (二)精进差别

    问曰:云何菩萨精进波罗蜜多种性相?

    什么是菩萨成就精进的相貌呢?这是提出一个问。这以下回答,回答当中分成两科,第一科当中又分成两段,先讲内在的习性,再讲外在的相貌。先看内在的习性:

    谓诸菩萨:性自翘勤,夙兴晚寐,不深耽乐——睡眠、倚乐;于所作事,勇决乐为,不生懈怠,思择方便,要令究竟。

    这个「菩萨性自翘勤」,他内心当中非常的勤勉,怎么个勤勉法呢?「夙兴晚寐」,他一天当中时间都没有空过,晚睡早起,对于睡眠不深爱乐。睡眠跟倚乐不同:睡眠是全躺,整个身体躺下去了;倚乐就是斜躺,把床铺弄得斜斜的样子躺着。也就是说这个菩萨内心当中对生命是有一些期许的目标,不是一天到晚睡觉,是非常的勤勉,这第一个,成就精进的第一个体性。第二个「于所作事,勇决乐为,不生懈怠」,他对于自己所承办的事情,他有一种性格就是勇敢果决,不会产生懈怠之心,遇到了这种障道的因缘,他不会因此退缩,经常思惟以种种的方便,要把这件事情做究竟圆满。

    我过去读佛学院的时候,我们的教务主任是上慧下天老和尚,在我印象里面,他经常告诉我们一个观念:你做什么事情就是要有始有终,不要三心二意。你今天发愿要拜《八十八佛》,你就彻底的拜三年五年;你要研究《楞严经》,你就把这部经从头到尾研究个彻底,再换另外一部。修行最怕的就是三心二意,你今天拜《八十八佛》,明天看人家拜《万佛》你就拜《万佛》去了,你今天念观世音菩萨,明天念地藏王菩萨,你所有的法门一事无成。

    就是说精进的意思:「精」,专一不夹杂;「进」,你对这个法门相续不断。我们可以这样子讲,「任何一个法门,法法都是妙法」,但这个法门要对你产生强大的力量,你就是要熟,没有二话,熟能生巧。所以慧老师以前经常告诉我们:你拿到一本书,你就是从序分的第一个字读到最后一个字。我刚开始也不太习惯,我们总是一本书翻来翻去,后来我强迫我自己「任何一本书都从第一个字读到最后一个字」,我发觉这个方法不可思议,就是会养成你做什么事情都做彻底的习惯,而做彻底的习惯就是精进。做什么事情,「思择方便,要令究竟」,一件事情在你的手中,你一定把它做到圆满为止,绝对不会中途放弃。这个是讲到一个菩萨的种性。再看他外在的相貌,这当中分两段,先看第一段:

    凡所施为,一切事业,坚固决定:若未皆作未皆究竟,终不中间懈废退屈;于诸广大第一义中,心无怯弱,不自轻蔑,发勇猛心,我今有力能证于彼。

    对于所作所为,一切自利利他的事业,内心坚固决定,就是这句话勇悍为性,勇悍其实讲白话一点就是坚固决定。什么叫坚固决定呢?这以下从两方面来说:从待人处事来说,「若未皆作未皆究竟,终不中间懈废退屈」,对于还没有做圆满的事情,绝对不会从中间起懈废退屈,这个是约待人处事而说;从佛法的修学上说,于诸广大第一义谛这种诸法实相的道理,「心无怯弱,不自轻蔑,发勇猛心,我今有力能证于彼」,对于大乘的甚深法义,能够直下承当。

    美国的罗斯福总统退休以后,有一天应邀到一个大学为年轻人开示成功的秘诀,他把他一生的经验讲完以后,他作一个总结:一个人的成功,就是你对于你认为你应该做的事情绝不放弃,绝不放弃,绝不放弃。讲三句绝不放弃。也就是说你认为断恶、修善、度众生是你应该做的,做你认为对的事情,然后绝不放弃。如果我们今天反省一下我们过去一些错误的经验、失败的经验,我们往往会把失败归究于因缘如此(呵),这样就很省事了。其实因缘是可以改变的,佛法讲「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也就是说其实我们的失败有很重要的因素是因为我们提前放弃,如果我们愿意再坚持五分钟,事情就会有转机,这个是事实。所以说一个精进的个性,就是你不到最后关头,你不要轻言放弃。有些人做什么事情遇到障碍就放弃、遇到障碍就放弃,这个人肯定是一个失败种性(呵),容易失败的。所以这个地方就是说成功的关键就是要做什么?「坚固决定」,不管做得怎么样,我就是有始有终把它做完。再看别相:

    或入大众,或与他人共相击论,或余种种难行事业,皆无畏惮。能引义利大事务中,尚无深倦,何况小事!

    一个精进种性的菩萨,进入到大众当中跟人家讨论法义,或者去做一些种种难行的事业,内心当中无所畏惧。难行事业指的是菩萨六度的法门,菩萨的六度不是小乘学者所能做的,这叫难行事业。「能引义利大事务中,尚无深倦」,对于能够引生众生义利的大事务中,这个地方的大事务指的是弘扬佛法、续佛慧命的大事务,都没有厌倦之心,何况一般的人群小事。总之:

    如是等类,当知名为菩萨精进波罗蜜多种性相。

    ─《菩提道次第略论》─

    以上的相貌,不管是内在的相貌、外在的相貌,都是菩萨精进的相貌。

    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在成道的因缘当中、在诸佛的因缘当中,他有一个特色,诸位应该知道就是精进。当然诸佛所证得的法身、诸法实相的真理是没有差别;但是在整个证得真理的过程当中,因地的相貌是有差别的,每一尊佛的因地各有各的功德,释迦牟尼佛的特色就是精进。精进我们可以从《大智度论》当中提出两点来跟大家作一个勉励,互相勉励。第一点、释迦牟尼佛在因地的时候做一个王子,那个时候国家贫穷,王子就决心带着五百个大臣去取宝,到大海的时候遇到了暴风雨,暴风雨就把这个船破坏,珍宝就掉到大海去了。

    我们一般人遇到这种因缘就放弃了,但是王子(释迦牟尼佛)这个时候就拿着一个舀水的勺子去舀大海水,发愿说:我如果不把这个大海水舀干,我绝对不放弃。发愿以后,不得了,行力不可思议,龙王很紧张。龙王说:你要把大海水舀干,我龙子龙孙怎么办?这个时候就乖乖把珍宝还给王子。这是释迦牟尼佛以前做在家居士的一个行力。

    第二点、释迦牟尼佛因地的时候出家做一个出家菩萨 ,他有一次去山中修行,结果在山中看到定光如来,定光如来在山洞当中入火光三昧,这个时候释迦牟尼佛就合掌,用一只脚站着合掌赞叹佛陀说「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以这个偈颂赞叹定光如来七天七夜,用一只脚站着。在经典上说:弥勒菩萨是生生世世做释迦牟尼佛的老师,但是释迦牟尼佛因为精进的缘故,超越九劫的时间先弥勒菩萨成佛。所以这个精进也是很重要的,做什么事绝不放弃,坚固决定,绝不放弃。释迦牟尼佛的个性,不做事则已,一做事坚固决定,绝不放弃。

    其实我们可以这样讲,每一个祖师大德的修行功德不同,有些人修天台宗、有些人修唯识宗、有些人参禅,但是诸位如果看高僧传看多了你会发觉:每一个祖师都有两种特色,一个忍力,一个行力。遇到逆境的时候,他们都安忍不动;遇到修行的时候,他们就有行力。诸位读《印光大师文钞》,你会感觉到印光大师的行力。印光大师说:念佛法门别无其它,就是一个行力,不能念要他念,不能专要他专,烦恼不能断要他断,就是这样子。

    所以一个内心优柔寡断、个性怯弱的人,说实在学佛是很慢,觉得你修行修了很久但是没什么进步,就是你没有培养一种精进的个性。净土宗强调随念往生,诸位要知道,不是随业往生,就是说他不在乎你内心当中栽培多少业力,他不在乎这件事情,但是他很在乎临命终的时候正念分明。所以印光大师说:什么叫正念分明?就是生起一个决定的信愿,你内心当中乃至于临命终让你做大国王、做大富长者、做大法师转大法 轮,你都不生起一念的受生之心。就是说你到临命终的时候,没有错,我们没有资粮,我们也可能今生才修学佛法、也可能善根薄弱,但是我们对弥陀那一分坚固决定归依的心,这是关键点,因为他是他力法门。

    也就是说你一心一意的坚持忆念弥陀的圣号,没有生起一个三心二意的妄想,这个是往生的关键。印光大师说:临命终的时候是「腊月三十算总帐」,是一个何等混乱的局面,有无始业力、无始烦恼的干扰,如果你这个念头是退缩的、是三心二意的,你怎么能够抵抗无始的业力呢?所以临命终的时候是随念往生,而这个念不是普通的念头,你要在无始的业力当中冲过去,那是一个坚固决定的念头。这个念头哪里来呢?就是你平常的栽培。

    所以印光大师在平常的开示经常讲:修学佛法,第一个、要有忍力,忍人所不能忍,就是你要有忍力,遇到恶因缘的时候要忍得过去;第二个、要有行力,在修行的时候行人所不能行:一个忍力,一个行力,这个是修行成功的关键点。修行法门这两个都有需要。

    好,我们今天就讲到这个地方。向下文长,付在来日,回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