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沧桑文学 > 大明假皇孙 > 51 你不能偷看吗?

51 你不能偷看吗?

    暮色沉沉。

    凉国公府。

    蓝玉刚回来,貂裘还没有脱,就大呼上酒,

    王行看他兴高采烈,便问道:

    “老公爷,是什么喜事?”

    蓝玉哈哈大笑,

    “王先生,你猜猜?”

    王行略一思索,笑道:

    “老公爷上奏的西凉用兵方略,陛下批了?”

    蓝玉摇摇头,神色有些暗淡,“陛下说再议。”

    “年终赏赐将士的奏折,批准了?”

    “陛下还没看呢。”

    “那……”

    蓝玉忍不住自己揭开了谜底,

    “陛下说,今天考核孩子们,熥儿表现的很好,两门考核都是第一。”

    王行吃了一惊,

    “第一?”

    第一和殿下,这两者怎么会有关联?

    蓝玉重重地点点头:

    “是!全都第一!”

    “陛下还赏赐了一把军刀。”

    蓝玉大概讲述了一遍。

    王行瞠目结舌,

    殿下突然如此优秀,让他不敢相信。

    算术就两个人及格,殿下竟然满分。

    殿下的学习可是很普通的,

    算术也需要积累,怎么会一下就这么拔尖了?

    莫非,有人提前泄题?

    侍女过来,取下蓝玉的貂裘。

    他则一屁股坐下,端起茶杯,一饮而尽,

    “下午小朝会,陛下说了三个赈济的方略,户部的老头喜的牙都要掉了。”

    蓝玉说着话,倾过身子,

    “王先生,这三个方略是熥儿提出来的!”

    王行差点跳了起来,

    “这,这,……”

    陛下召集一群重臣,讨论的是殿下的提议?

    朱允熥殿下?

    那个一无是处的朱允熥殿下?

    蓝玉看他目瞪口大的样子,更加得意,

    “陛下亲口说的。来,老夫说给你听听,第一,……”

    王行听了之后,沉吟不语。

    这三条让人耳目一新。

    一个少年思虑如此深远,已经很难得了!

    可是,殿下能有这见识?

    是有高人指点吧?

    其中必有内幕!

    酒、菜上来了。

    蓝玉举杯相邀,

    “先生,来,干一杯!”

    两人一饮而尽。

    蓝玉兴冲冲地说道:

    “咱就说嘛,这孩子会长大的!这不,有出息了!”

    王行笑道,

    “殿下今日大放异彩,可喜可贺!”

    老公爷最近很辛苦,就陪他高兴高兴吧。

    哪天见了殿下,我得考考他,不能让他蒙蔽了老公爷,影响老公爷的决策。

    如果是真的……

    那几乎不可能是真!

    ~

    景阳宫。

    一炷香燃尽,朱允炆罚跪结束,进了殿。

    吕氏吩咐宫女端来药汤:

    “炆儿,药汤熬好了,趁热喝了吧,也暖和一下身子。”

    朱允炆灰头土脸的,不敢多说什么,捧着药碗,一口气喝了下去。

    药汤太苦,

    苦的眼睛都要睁不开了。

    宫女急忙递上蜜饯。

    吃了一颗映日果,嘴里终于有了点甜味。

    吕氏喝了口茶,说道:

    “坐吧。缓一缓就该用晚膳了。”

    朱允炆谢过后,坐了下来。

    跪了两次,膝盖疼的很,早就站不稳当了。

    宫女塞给他一个手炉。

    吕氏缓缓问道:

    “有没有想过,自己哪里错了?”

    朱允炆搓着袖口,低头道:

    “孩儿太急躁了,早晨不该没有打算就指认朱允熥。”

    吕氏点点头,“还有呢?”

    “孩儿学的还不扎实,今天默写错了两个字。出了问题,没有沉住气,导致陛下提问的时候,没有听见。”

    吕氏满意地点点头,“认识的还不错,以后要注意了。”

    “孩儿记住了。”

    看到儿子沮丧地用力搓磨袖口,吕氏安慰说道:

    “你还小,今天栽了跟头不算什么,一切都还来得及。”

    “但是要明白,你今天为什么栽的这么狠。”

    朱允炆点点头,“嗯”了一声。

    吕氏放下茶杯,语重心长地说道:

    “你呀,是过的太顺了!”

    “你本是庶子,以后就是个富贵王爷的命。”

    “这几年,你却从庶长子,变成太子的嫡子,又成为太子的嫡长子,陛下的嫡长孙。”

    “一步一步,有了当储君的可能。”

    “这一天天的,谁不哄着你?捧着你?顺着你?”

    “结果,你就成了现在的样子,容不得一点委屈,受不了一点挫折。”

    “今天陛见,灰头土脸,是因为别人强吗?”

    “不是,你也很强!”

    “只是你太娇气了!”

    “你自己吃坏了肚子,觉得丢了面子,想借题发挥,却不先筹划清楚,脑子一热就叫唤,结果呢,难以收拾!”

    吕氏的一番话,直指内心,

    朱允炆大汗淋漓,好像整个人都透明了,被母亲看的通透。

    吕氏不忍再说下去了,

    “去用晚膳。今晚练了字就去沐浴,早点睡吧。”

    ~

    朱允炆刚去了后殿,钱嬷嬷来了。

    “娘娘,奴婢听说殿下身体不适,心里放心不下,来问候一声。”

    朱允炆吃了小院子的糕,她的心一直吊了一天。

    吕氏轻叹一声,

    “你有心了,他没什么大碍,御医也就开了一天的方子。”

    钱嬷嬷见她没有追责的意思,心中放了下去,心情也跟着好了,

    “哎呀,没事就好!奴婢就说嘛,殿下这么尊贵的人儿,不过是点小问题。”

    吕氏问道:“他回去后,做了什么?”

    “回禀娘娘,他先去习武半个时辰,之后沐浴更衣,用晚膳。奴婢来的时候,在书房练字。”

    吕氏心中凛然,

    这绝不是过去的那个朱允熥!

    往常,他正在四处找乐子,让他学习比打他一顿还难受。

    吕氏看了一眼郑嬷嬷,郑嬷嬷心领神会,起身将宫人赶走。

    钱嬷嬷为之一震,这是有机密要谈?

    吕氏低声问道:

    “自从朱允熥受伤,你发现他有什么不同吗?”

    钱嬷嬷沉吟片刻,回道:

    “像变了一个人。”

    吕氏身子又一阵发冷,急忙裹了裹衣服。

    又多了一个证人!

    钱嬷嬷继续道,

    “过去很顽劣,现在不是练武就是看书,鸟不养了,蛐蛐也扔了。”

    “过去喜欢撩拨宫女。尤其对秋桃,他都上手了。”

    “现在,对谁都敬而远之。”

    吕氏又问道:“其他奴婢怎么说?”

    “回娘娘,其他人都说,他经历了一次生死,知道上进了。”

    吕氏问道:

    “你想想,他有什么独特的地方,无论性格怎么变,这个独特的地方不会变?”

    钱嬷嬷仔细想了想,

    “他喜欢吃肉,坠崖前喜欢,现在也喜欢。”

    “还有呢?”吕氏继续问道。

    钱嬷嬷眼睛一亮,

    “回禀娘娘,他后背有一颗红色的胎记,大概米粒大小。”

    吕氏眼睛亮了,急忙问道:

    “还在吗?”

    钱嬷嬷也拿不准了,

    “应该还在吧?痣一般不会没有的。”

    吕氏却严肃地说道:

    “不是‘应该’,要确定。沐浴的时候看仔细了。”

    “他现在沐浴不让人伺候。”钱嬷嬷有些为难。

    吕氏却认为,这更说明他有鬼。

    郑嬷嬷斥责道,

    “你不能偷着看吗?”

    钱嬷嬷想了想,也只能如此了,

    “那好,奴婢回去就找几个伶俐的,一起盯着他。”

    吕氏郑重地叮嘱道:

    “有了消息,就立刻告诉我。”

    钱嬷嬷忍不住问道:

    “娘娘,发生什么事了?”

    “本宫怀疑,他,也许不是‘他’!”吕氏缓缓说道,

    说完这句话,她自己又觉得遍体生寒。

    这是个可怕的猜测。

    钱嬷嬷大惊失色,

    “这,这,太可怕了!”

    如果这个是假的,是从何处来?

    真的又去了哪里?

    自己还和他朝夕相处了这么久。

    钱嬷嬷越想越害怕,连打几个哆嗦,如坠冰窟。

    郑嬷嬷鄙夷道:

    “看你那出息!娘娘也只是怀疑。”

    钱嬷嬷急忙点头,

    “姐姐说的是!”

    吕氏摆摆手,

    “回去吧,盯仔细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