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祖?
什么情况?
这一瞬间,吕大器脑子里一片浆糊。
周围全是左良玉的部队。
从城里出来大量士兵,将他们团团包围起来。
遮天蔽日的大明旗帜仿佛一眼看不到头。
城墙上一门门火炮对准了他们。
一柄柄造型古怪,应该是火枪的物件也瞄准下来。
周围成群结队的大明官军,估摸着是左良玉的主力部队。
吕大器的士兵们立即意识到中了埋伏,顿时陷入了紧张的骚乱。
许多人都不知所措,四下扫视,脸上露出惊恐的表情。
刘天驷震惊不已,忙大喊道:“别乱,别乱,举起你们手中的枪,布阵,布阵!”
“左良玉,你要做什么?”
吕大器这时回过神来,骑在马背上,居高临下怒斥道:“你这不忠不义之徒,安敢叛逆国家?”
左良玉一直跪着没回话。
直到上面的老朱淡淡地说了一句:“平身吧。”
“谢陛下。”
左良玉才起来,随后对吕大器苦笑道:“总督大人,真是太祖陛下,若是总督不信,进城一观便是。”
“你事到如今,你还敢妄言!左良玉你也是军中出生入死多年的悍将,这般荒谬的事情你自己觉得会有吗?”
吕大器知道现在情况非常危险,没有立即翻脸,而是大怒中带着训斥以及劝说道:“昆山,你也是大好男儿。男儿顶天立地,你就算不谈忠君爱国,可太真公当年对你知遇之恩难道你全然不顾?今日居然叛国投敌,难道你就不担心皇上大怒,将太真公斩杀,如此岂不是把你自己陷于不义?”
“可上面真的是太祖陛下当面,你若是不信,进城自可一观。”
“进城,你莫非是当我是三岁小儿不成,进城就被你缚着送予敌寇?你左良玉可以通敌卖国,可我吕大器不是那种人,今日当殉国于此。”
“陛下,吕总督不信,臣尽力了。”
左良玉不善言辞,不像刘熙祚那样有家族清誉担保,见吕大器面容已是激动泛红,只好向老朱拱拱手求救。
朱云峰骑着他的摩托车从城里出来。
这段时间他把自己心爱的摩托也搞到了明末。
毕竟对于老朱来说,他是来打江山的。
可对于朱云峰来说,跑明末跟旅游也没什么区别。
朱云峰到了近前停下,拍了拍摩托车后座道:“吕大器,上车吧,我带你去一趟洪武朝。”
“这”
吕大器眼睛瞪圆,先看看旁边的左良玉,抬起头看看上方的老朱,最后目光定格在了朱云峰身上。
这发出轰隆轰隆,能载着人的工具从未见过,这是大明能出现的东西吗?
“别犹豫了,要想杀你早杀了,太祖陛下每日还得巡城,忙着呢,没工夫和你浪费时间。”
朱云峰懒洋洋地说道:“你跟我们去一趟,如果你去了之后还觉得是假的,我们就放你走。你也别担心我们说话不算数,我就说一句,中国人不骗中国人,列祖列宗在上,我朱云峰要是骗了你,不放你离开,我老祖宗吉王朱见浚的棺材板都被雷劈行不行。”
“云峰。”
上面的老朱脸色一黑。
发誓就发誓。
怎么拿自己的重孙子发誓呢?
朱云峰脑袋一缩,不好意思地回头对老朱笑了笑。
主要也是他不太想跟明末这些人废话太多。
磨磨唧唧。
劝降个刘熙祚、周二南这些人还好,孤身一人抓进城里,去趟洪武年就老实了。
劝降左良玉和吕大器他们这种有军队的反而麻烦。
不是军队杀不了,而是投鼠忌器,作为大明的开创者,老朱不太想杀明军自己人。
左良玉还好,劣迹斑斑,杀不杀老朱一念之间。
但吕大器一是民族英雄,一生抗清。
二是手底下都是正儿八经的明军正规军,两个问题摆在面前都是不能杀的理由。
所以只能用这种来骗,来偷吸。
现在人家虽然也被困住,可周围还有几千军队,真要是干起来,人肯定杀光了,那就失去了劝降的意义。
因此有的时候该用点手段还是得用点。
刘熙祚与周二南也匆匆出城,向吕大器拱手一礼道:“督宪大人,事情全貌,督宪一去便知,我二人以性命担保,若去了洪武年一趟,督宪还是不信,太祖陛下会放你离开。”
“哼!”
吕大器左右环视一圈,见自己的人全被围住,顿时感到已是骑虎难下。
他身边就那么几千人,打起来肯定要被全歼,就只能借坡下驴道:“我倒要看看你们耍的什么把戏。”
说罢一脸坚毅下马,到了朱云峰摩托车身边,有些迟疑,还是朱云峰教他怎么上去,这才坐着摩托车嘟嘟嘟地进城。
说到底也是形势所迫,就如左良玉那般。一顿枪炮下去,自然也就老老实实。
过了大概一刻多钟,就在吕大器部骚动不安的时候,摩托车又载着面色复杂的吕大器嘟嘟嘟地回来了。
他下了车后,刘天驷连忙上前道:“总督大人。”
“臣,右佥都御史,江西、湖广、应天、安庆总督吕大器,参见太祖陛下,太祖万岁万岁万万岁。”
吕大器没有搭理刘天驷,而是恭恭敬敬地向着城头的方向下跪行礼。
他这一举动让刘天驷以及部下们亦都是面面相觑。
过了几秒钟,刘天驷也跪了下来。
紧接着所有人都跪下来。
“参见太祖陛下,太祖万岁万岁万万岁。”
一阵不太整齐,稀稀拉拉的声音响起,但几千人喊还是略有些雄壮。
“呵。”
老朱嗤笑了一声,转过身走了。
见此吕大器有些摸不着头脑。
而更摸不着的是刘天驷等人。
吕大器不敢起身,就只能求救地看向左良玉。
左良玉则看向朱云峰,小心翼翼询问道:“吴王殿下,太祖陛下这是?”
“太祖陛下很忙,有事情要处理,你们先安置好自己部队吧。”
朱云峰摆摆手,又骑着摩托车回城里了。
他也忙。
得和季赫天天送物资。
虽然物资已经是全自动化,直接送到地窖里。
但还需要人力来进行空间转移。
所以他俩每天都得来回折腾,把吉王府的那个库房填满,再喊人搬出去,一天下来几十吨各类物资,经常累得腰都直不起来。
看到这一幕,吕大器从地上站起来,有点不知所措。
还是刘熙祚上前说道:“督宪大人,太祖陛下临凡,重定乾坤,然地方治理还需要我等来做。您执掌江西、湖广、应天、安庆四镇藩司,我等以后还是要仰仗于您,您看?”
“这”
吕大器左右看看,有些糊涂道:“只是我也不知道眼下太祖是何意,我该如何是好?”
“督宪,李乾德,还有江右!”
周二南小声提醒道:“当立即发书一封,令李乾德前来归附,之后击败了张献忠,当让江右听从您的调遣。”
“或许还当应该上书陛下,若是陛下愿意认祖归宗,大明江山稳固矣。”
刘熙祚又道。
三个文官站在那商量办法。
左良玉不好说什么,也只能耐心陪在旁边。
吕大器摇摇头道:“我等若非都亲眼所见,哪怕太祖陛下当面,谁又敢信呢?上书北京,怕是为陛下会甚怒将我们赐死。”
“那督宪大人的意思是?”
刘熙祚小心翼翼询问。
他其实知道应该怎么做,但他属于权大而级别小,也难以直接调动地方官员,与吕大器有很大区别。
吕大器思索道:“我想上书太祖陛下,这四镇藩司之地,就以我的名义统率,先追打张献忠,等收复南方,则步步为营,由太祖陛下亲治。”
刚入伙就得拿投名状。
左良玉的投名状是吕大器,吕大器自然也得体现出价值。
而刘熙祚和周二南的价值就远不如他们二人。
因为左良玉有二十多万兵。
吕大器则是四藩司总督,虽然是个临时职务,但名义上现在是湖广、江西、应天府等地最高军事行政长官。
因此可以说理论上他的命令就是目前这四藩镇的最高命令。
哪怕受到各地巡抚、巡按等监察官员监督,几乎无法直接命令,只能与地方官商量行事,但特殊时期特殊办法,他的号召力也远胜于别的地方官员。
到时候他先托词已经剿灭了长沙新冒出来的“朱元璋”部,然后集结左良玉等部,南下消灭张献忠,经营好南方地区,壮大老朱的实力与势力,就可以正式打起太祖的旗号了。
当然。
这么做也有很大的风险。
刘熙祚立即想到了这一点,低声道:“若是北京有召,督宪该如何处之?”
“还有地方官员可假托督宪之令,然吉王桂王惠王等藩王回地方,势必会察觉出端倪,到时候.”
“唔”
吕大器陷入沉思。
他“剿灭”了张献忠,崇祯肯定会让他马不停蹄北上去消灭李自成。
到时候也是个麻烦事。
他赖在南方是不可能的事情,一旦败露,南方各地官员肯定会闹事,到时候反而内乱四起。
一想到这些东西吕大器就头疼。
大明太乱了。
内部极为混乱。
各方势力盘根错节。
流寇、官府、地主、士绅、百姓、吏员、军队、皇帝,其中蠹虫无数,想厘清何其艰难。
除非打起太祖旗帜,天下人全都信服。
否则崇祯肯定会以为这是假太祖,地方忠于朝廷的官吏和各部兵马肯定出兵攻打。
难怪太祖他老人家扭头就走。
或许早就知道了其中的奥秘所在,这烂摊子怕是留给自己的考验。
“先管不得这么多,帮太祖陛下稳住南方为先。”
吕大器打算走一步看一步,当机立断道:“大不了等平定了湖广,就向天下人宣告太祖临凡的消息,在南方树立一个新的朝廷.”
“额”
刘熙祚与周二南对视一眼,以一种相当敬佩的眼神看向吕大器。
他是真的敢啊。
居然敢搞一个新的大明出来。
不过仔细想想。
好像也没什么毛病。
毕竟这可不是拥立某个藩王搞叛乱。
而是追随太祖陛下打江山。
再仔细想想。
要是这么算的话,那叛乱的好像不是他们。
而是北京的那一位了
当下吕大器连忙进入工作状态,与左良玉、刘熙祚、周二南等人先安置了他自己带来的军队。
随后又马上给李乾德写信,勒令他即刻来长沙。
除此之外,又派人给湖北巡抚王扬基写信,让他在湖北组织军队,抗击李自成,他很快会派人北上救援湖北。
目前大明在湖广等地的官府势力可以说是被摧毁了。
张献忠与李自成攻打湖北,湖北官员跑的跑,散的散,死的死,投降的投降,连湖广巡抚王聚奎都被打跑,弃官隐居了起来。
只有湖北巡抚王扬基在张献忠攻克武昌后跑到了左良玉那,跟着左良玉一起收复了武昌。
左良玉南下长沙的时候王扬基就留守在武昌城中。
目前汉江以西,也就是南漳、宜城、荆门等地归李自成占据,汉江以东在左良玉赶跑了张献忠后,又被官军收复。
包括监军道王瓆、江北监军傅上瑞、沔阳知州章旷、承天府同知马飙等人还在坚守当中。
沔阳知州章旷三次收复沔阳,倾尽家财招募士兵抵抗李自成的进攻。
马飙更是在历史上于崇祯十七年战死。
可见此时湖北还是与李自成部正处于非常激烈的焦灼对抗阶段。
不过之所以这样还是在于李自成的主力部队并不在湖北。
眼下李自成正在进攻陕西,留下马世泰、郝摇旗等人于襄阳对付勋阳的高斗枢和武昌的左良玉。
双方势力纠缠,犬牙交错,于承天府、德安府。也就是后世湖北的天门市、孝感市、仙桃市等地不断发生战斗。
马世泰、郝摇旗等人有兵马数万,官军的主力左良玉南下长沙,高斗枢和王扬基的部队加起来也没两万,基本上没有收复承天府与德安府的可能。
但李自成部主力不在,又腹背受敌,被勋阳与沔阳等地官军夹在中间。
虽集中起来的力量可以对付其中一路,可打东边,西边要被进攻。打西边打不下,又会被东边进攻。
因此李自成部并未主动进攻武昌等地,而是等到李自成主力,双方陷入僵持阶段。
吕大器打算先跟朱元璋兵合一处,军队交由朱元璋管制,到时候是先北上灭李自成留守在湖北南阳的部众,还是南下打张献忠,自有太祖陛下定夺。
这么一想,吕大器都觉得原本山大的压力一下子就轻松了许多。
果然,还是得跟着太祖他老人家这样英明的皇帝混。
北京那位,真就是什么玩意儿啊。
没准跟着太祖陛下,自己也能混个新大明的元老当当呢。
吕大器心里胡思乱想着,倒是坦然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