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沧桑文学 > 大明假皇孙 > 40 天威!

40 天威!

    谨身殿。

    廷议结束了。

    重臣们向外走,和大本堂师生擦肩而过。

    朱权和朱植在窃窃私语,

    “我看到几个侯爷、六部长官,开的竟然是廷议,看来事情很重要啊!”

    “我听说是讨论西南要动刀兵。”

    “也可能是赈济灾民,冬天了,还有很多没回家乡呢。”

    “嗯,有可能!”

    “……”

    朱允熥没有和他俩八卦,而是好奇地打量过去的大臣,

    名字他都知道,但是和人对不上。

    “失忆”了嘛。

    重臣们目不斜视,匆忙而过,脸上都带着疲倦。

    只有一个红脸膛、灰白胡子的精神老头,冲他笑着点点头,笑的很慈祥,很温暖。

    看着他走过去了,朱允熥低声问一旁的朱植,

    “那个冲我笑的老头,是哪位?”

    “穿蟒袍的那位?”

    “是啊,红脸。”

    “他是你舅姥爷,凉国公。”

    朱允熥愣了。

    没想到,在这里看到了蓝玉。

    朱植、朱权憋着笑,憋的很难受。

    这要不是在谨身殿,两人该笑喷了。

    终于,两人勉强忍住笑,

    朱植坏笑着,问道:

    “熥侄儿,你也没认出来你二舅吧?”

    “开国公也来了?”朱允熥惊讶道。

    “没来,他在西凉用兵呢。”朱权笑道。

    朱允熥:

    “……”

    没来你问个毛啊!

    朱植和朱权再也忍不住了,捂着脸嗤嗤笑。

    黄子澄黑着脸走过来,低声喝道:

    “肃静!”

    ~

    朱允熥跟着众人走进大殿。

    大家都低着头,看着地面。

    朱允熥却偷偷抬头向前瞥。

    自从知道要来陛见,他就一直好奇,老朱到底长什么样?

    是温文儒雅?

    还是有猪龙之相,就是鞋拔子脸?

    终于,他看到了御座。

    御案上,奏折堆积成山,后面空无一人。

    朱允熥有些失望,抬头四处看看,大殿空荡荡的,只有几名太监、宫女。

    前面有不少同学也在四处看。

    面圣的机会难得,他们也很好奇。

    有的人也是第一次来谨身殿。

    朱权、朱植在讨论这里的各种摆设。

    大殿靠西侧摆放了几排桌子、凳子。

    黄子澄伸手指向西边,沉声道:

    “请入座,答考卷。”

    学生们都吃了一惊,

    以为来陛见,就是问问话,勉励几句,怎么还考试?

    考试结果可是要呈给陛下的。

    气氛瞬间紧张起来。

    学生们心怀忐忑,按照队伍的顺序陆续找到座位。

    桌子上已经摆放了笔墨纸砚,还有一叠考卷。

    看众人都落座了,黄子澄说道:

    “开始吧!”

    “限制半个时辰。”

    一个太监拿过来一个沙漏,竖在了西侧的窗台上。

    有的人开始磨墨,有的先翻开了卷子。

    朱允熥依然是后世的习惯,先打开卷子浏览一遍,做到心中有数。

    卷子有两份,

    第一份是默写,

    四页纸,每一页纸默一段文章,都是四书上的。

    扫了一下题目,他都会做。

    第二份竟然是算术。

    足足有六页纸,一页纸一道题,全部是应用类的。

    不过难度不高,估计在后世小学五六年级、初一的水准。

    刚才看的赈灾题并不在上面。

    朱允熥猜测,考试之后还有其他戏份。

    ~

    朱允熥放下卷子,开始磨墨,

    墨锭是宫内自制,上面绘制了一朵盛开的兰花。

    磨出的墨汁,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时候不大,砚池已经大半满了。

    朱允熥开始答第一份卷子。

    第一道题,

    要求默写《论语》的“里仁篇”。

    朱允熥胸有成竹,没有丝毫犹豫,提笔就写,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

    大殿里十分安静,

    黄子澄站在前面监考。

    同学们都在认真默写。

    这些是基础性的知识,大本堂的先生要求又严格,基本上都能默写出来。

    他们已经沉浸在做题中,慢慢放松下来。

    ~

    朱元璋慢悠悠从后面走了进来。

    廷议后,他去后花园走了走,活动活动身子骨。

    感觉舒服了,又回到大殿。

    一眼看到西墙下做题的十几个孩子,朱元璋站住了,远远地看着。

    孩子们都很认真,

    都在奋笔疾书,

    每个人都很投入,没人注意到陛下回来了。

    朱元璋搓搓手,一群小猴崽子,最近闹腾的很啊,

    咱今天就好好拾掇拾掇你们!

    朱元璋回到御座,缓缓坐下,拿起御笔,开始批阅奏折。

    他已经习惯了这个节奏。

    要么和大臣门开各种会,大朝会,小朝会,廷议,

    要么就是批阅奏折。

    其他生活似乎都成了点缀。

    ~

    朱允熥写完了第一份卷子。

    放在了桌子的左上角。

    很快就有太监过来,恭敬地将卷子拿走。

    有老师已经等着批阅。

    朱允熥隐约看到,阅卷老师似乎有两人,

    其中一位是阎思文先生。

    另一位也是老人,有些面圣。

    看看沙漏,刚过去三分之一。

    朱允熥拿起了第二份卷子。

    大部分同学都已经默写结束了,也开始了第二份卷子。

    算术题就出现了分化,

    有的苦思冥想,有的已经开始抓耳挠腮。

    考场没有刚才那么安静了。

    朱允熥做的很轻松,经历过高考的捶打,这些都是小儿科。

    很快将题目做完,朱允熥放下笔。

    沙漏刚过了一半。

    随手将试卷推开,心里却有些索然无味。

    对分数没有丝毫的期盼。

    以后的日子,难道就和这群小屁孩一起,吃喝玩乐,背书写字,做这些简单的考题?

    已经基本熟悉了环境,该行动起来了。

    过几日休息,得出宫看看了。

    夺嫡之路凶险,必须早做打算,积累实力。

    ~

    朱允熥正神游天外,就听到后面有人低声说话。

    是朱植。

    “小权子,算术,最后两题。”

    他在向朱权求救。

    朱权喜好军事,算术也不错,经常被算术老师的夸赞。

    “稍等,我算完这道题。”朱权低声回道。

    “何人喧哗?”

    前面传来一个苍老的声音。

    学生们纷纷抬头,顿时都吓了一跳。

    竟然是陛下!

    正坐在御案后批阅奏折。

    他什么时候回来的?

    朱允熥也抬头看了一眼,御案后多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但是低着头,看不见脸。

    朱元璋一边批阅奏折,一边吩咐:

    “黄卿,把说话的人叫过来。”

    声音浑厚,听不出喜怒。

    对于朱植他们,却如天雷滚滚。

    朱植脸都白了,吓得魂飞魄散。

    这就是天威。

    可以一句话让人下地狱,也可以一句话让人上天堂。

    黄子澄急忙躬身领旨,

    “臣遵旨!”

    黄子澄早已经看到了一切,缓步走到后面,

    “朱植殿下!”

    朱植垂头丧气地站了起来,身子瑟瑟发抖。

    “朱权殿下!”

    朱权有些沮丧,也站了起来。

    朱植满脸歉意,小声道:

    “对不住,连累你了!”

    朱权偷偷摆摆手,还不忘安慰朱植,

    “没事的。大不了就是一顿骂,又不打你,怕什么?”

    朱植哭丧着脸,

    “我知道,可我就是怕!”

    两人离开座位,向黄子澄走去。

    黄子澄没有动,依然看着后面,又叫了一个名字:

    “朱允熥殿下!”

    朱允熥愣了,

    我没说话啊!

    他抬起头,疑惑地看向黄子澄。

    朱权、朱植对视一眼,也是满脸迷惑。

    熥侄儿说话了?

    没听到啊!

    黄子澄无视了朱允熥的目光,本着脸,再次叫道:

    “朱允熥殿下!”

    他加重了语气,声音也更严厉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